利用超疏水技术改善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对镁合金表面使用HNO_3刻蚀使其表面粗糙化,再利用低表面能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修饰,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一层超疏水涂层。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表征超疏水涂层的结构特征,并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涂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了微/纳粗糙多孔结构,水滴与表面的接触角可达到157.3±0.5°,滚动角小于10°。电化学测试(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涂层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能。文中对镁合金基体上的超疏水现象以Cassie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与表面形成了非均匀接触,约10%的面积是水滴和基体接触,而有约90%的面积是水滴和空气接触。所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具备长寿命的特点,能够扩大镁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
|
|
|
1 |
董炽,储荣邦;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因素[J];材料保护;1999年05期 |
2 |
;某些新型尿素设备用材的耐蚀性试验[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5年08期 |
3 |
孙中子;赵颖力;;化学镀镍磷合金的耐蚀性[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8年03期 |
4 |
张纲;李庆兰;;不锈钢对高温氢氧化钠溶液的耐蚀性研究[J];辽宁化工;1988年03期 |
5 |
李贤成;;提高镀锌件耐蚀性能的工艺措施[J];涂料涂装与电镀;2004年04期 |
6 |
张明佳;;沈飞突破电镀新技术增强耐蚀性降成本[J];表面工程资讯;2013年04期 |
7 |
蔡积庆;耐热耐蚀性镀银工艺[J];电镀与环保;2003年01期 |
8 |
;国外(摘0356—0375)[J];纯碱工业;1982年06期 |
9 |
王英钗;;第二讲:常用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J];广西化工技术;1977年Z1期 |
10 |
许乔瑜;李燕;;钛和铈对热浸锌镀层组织与耐蚀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11年08期 |
11 |
张毅;电镀改进涡轮的耐蚀性[J];上海钢研;1999年01期 |
12 |
肖耀坤,张峰,王旭辉,陈宗璋;一种新型的装饰性镀铑工艺[J];材料保护;2005年11期 |
13 |
李青;;Ni-P非晶镀层的性能及其应用[J];电镀与环保;1990年05期 |
14 |
季世军,张会臣,孙俊才,于志伟,冯林强;稀土Ce添加对Ni-P沉积镀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5 |
孙中子;王井银;尹志营;;Fe-Cr-P-C非晶态合金耐蚀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6年04期 |
16 |
李卫东,左正忠,陈永言;电沉积Ni-Fe-P非晶态合金耐蚀性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1995年01期 |
17 |
马惠莉;C_4A_3水化产物的耐蚀性[J];建材技术与应用;1999年02期 |
18 |
赵汉章;;提高调节阀阀芯阀座的耐磨耐蚀性的方法[J];自动化仪表;1984年09期 |
19 |
黄亚军;左禹;熊金平;;锌-铁系蓝色磷化工艺参数对膜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0年06期 |
20 |
韩夏云,龙晋明,郭忠诚,薛方勤,周晓奎;稀土铈对于碱性电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