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
【摘要】:正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对象:选择持续性植物生存患者45例,年龄3.5-56.0岁,男28例,女17例。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意识指数评分、各项术前常规检查、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取患者自体骨髓20-30mL,分离出骨髓
|
|
|
|
1 |
李云琴;李玲;陈亚丽;何江弘;;针灸与胸部按压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18例[J];中国针灸;1999年S1期 |
2 |
岳芝德,薛龙增,徐建华,张玥,刘媛,王培东;PVS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分标准的应用及评价[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3 |
王传民,张国瑾,曹连生,马肇虞;高压氧为主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附168例分析)(论著)[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4 |
韦有义;朱崇田;;促醒康复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42期 |
5 |
李诺;刘振寰;钱旭光;马美美;李素萍;;中医为主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儿恢复1例报道[J];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05期 |
6 |
谢秋幼;虞容豪;何艳斌;李慧;;持续性植物状态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6期 |
7 |
滕锡衡;脑损伤后的持续性植物状态[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76年03期 |
8 |
于苏文,赵建法,陈升东;纳洛酮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5年04期 |
9 |
李茂林;王祝峰;王东杰;刘鑫;焦杨;;持续性植物状态85例预后的相关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
10 |
张利泰;王泽林;谢博多;张红文;杨毅;;“五维五感”综合手段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促醒作用[J];中国康复;2009年05期 |
11 |
李舜伟;;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4例临床和电生理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年01期 |
12 |
魏琰;崔永健;袁栋才;朱建国;韩冬亮;;4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康复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年04期 |
13 |
赵献国;赵冰;张可成;;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作用和意义[J];沈阳部队医药;2002年06期 |
14 |
孙琳,孙选;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52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5年08期 |
15 |
杨德功,赵增荣,张国瑾,王培东,宋秀梅;持续性植物状态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6 |
杨洪杰
,肖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脊液中多巴胺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0期 |
17 |
孔磊;许立民;覃少清;黎艳;;促醒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8 |
沈威;倪莹莹;李立娜;;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综合促醒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7期 |
19 |
文水;;国内医学专家制定“植物人”诊断标准[J];大家健康;1996年06期 |
20 |
胡学芳,张锡然,薛安,曹祥荣;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关系及其意义[J];遗传学报;200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