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开发及工程应用
【摘要】:建立混凝土单轴滞徊本构模型和多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将它们在ABAQUS中二次开发。使用笔者建立本构模型对一片剪力墙和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分别进行了隐式静力非线性反应分析和显式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梁柱构件采用基于纤维模型的Timoshenko梁元模拟,能考虑构件的剪切变形;剪力墙和楼板采用微观壳元模拟,能考虑多层分布钢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笔者建立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计算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适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
|
|
|
1 |
彭芸;;强冲击载荷下混凝土侵彻问题的数值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
2 |
赵人达;;内时理论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3 |
王强;潘天林;刘明;李哲;;用于ABAQUS显式分析梁单元的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4 |
逯静洲,林皋;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5 |
汪基伟,巫昌海,岳璐璐;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中εic计算公式的改进[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
6 |
尹鹏;冉染;嵇晓雷;;接触面研究现状及型钢与水泥土接触面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
7 |
任建伟,张云,罗红杰;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与经典弹塑性力学的对比[J];山西建筑;2005年07期 |
8 |
何长江,于志鲁,范中波;混凝土动态冲击问题的一种欧拉数值方法[J];爆炸与冲击;2002年02期 |
9 |
陈卫忠,邵建富,G.Duveau,李飞,杨春和;粘土岩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
10 |
吴政;基于损伤的混凝土拉压全过程本构模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5年11期 |
11 |
董毓利,谢和平,赵鹏;受压混凝土理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力学与实践;1996年06期 |
12 |
刘崇权;汪稔;;颗粒破碎对钙质土力学特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2年S1期 |
13 |
路德春,罗汀,姚仰平;砂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
14 |
陈四利;宁宝宽;鲍文博;金生吉;;水泥土细观破裂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7年01期 |
15 |
肖良丽;郑亚文;;短肢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建立[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4期 |
16 |
吴建营;;张量和张量率的投影算子[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4期 |
17 |
周爱兆;卢廷浩;刘尧;;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8 |
陈昌富;彭钊;刘怀星;;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草根加筋土本构模型[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3期 |
19 |
王松鹤;骆亚生;杨永俊;杨静敬;;原状黄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
20 |
包建强;刘霖;;土工格栅层式加筋风积砂的本构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