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本文介绍了油气藏盖层岩石的粒度分布测定方法,包括粒度测试技术的现状、盖层岩石粒度测试的重要性、样品制备、测试结果及参数评价等。泥岩和粉砂岩粒度测试的样品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是颗粒的解散,颗粒解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分析数据的准确。本文同时对激光法粒度
|
|
|
|
1 |
Ю.Γ.Зорина;李寿田;;太平洋活动带西部裂谷型构造的含油气性[J];海洋石油;1991年01期 |
2 |
李德生;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田分布规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1年01期 |
3 |
刘玉华;王祥;;含油气盆地超压背景下油气成藏条件述评[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
4 |
符勇,姜振泉;论含油气盆地流体系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5期 |
5 |
罗志立;中国地质构造背景的特殊性对油气勘探产生的影响[J];中国石油勘探;2001年01期 |
6 |
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冀国盛;;含油气盆地中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重要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2期 |
7 |
李晓斌;陶明信;王作栋;史宝光;李中平;;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5期 |
8 |
李振生;刘德良;陶士振;;顺层断层对原岩层封闭能力的增强作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9 |
李明诚;马成华;胡国艺;单秀琴;;油气藏的年龄[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6期 |
10 |
吴红松;;鄂尔多斯盆地化子坪地区长2油层组研究意义[J];河南化工;2010年08期 |
11 |
李金锋;庞博文;孙成才;;反转构造及其油气聚集[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2期 |
12 |
王宇;;湖泊沉积物粒度的环境含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5期 |
13 |
严新新,李辉,肖平;含盐钻井液中粘土粒度分布研究[J];油田化学;1997年02期 |
14 |
黄建东,洪华生,郑天凌,郑逢中,洪丽玉,鄢庆批,彭兴跃;厦门大学海滨沙滩动力沉积环境特征(Ⅱ.沉积物粒度特征)[J];福建环境;1999年03期 |
15 |
倪化勇;刘希林;;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分布及其分形结构[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年03期 |
16 |
朱丽东;叶玮;周尚哲;李风全;杨立辉;沈叶琴;;金衢盆地第四纪红土沉积粒度组成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4期 |
17 |
申慧彦;李世杰;于守兵;姚书春;;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环境记录的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
18 |
马蕾;彭昌盛;范超;徐兴永;于洪军;;水化学性质对蒙脱石悬浮液膨胀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
19 |
黄建东,洪华生;厦门港湾悬浮物粒度特征初探[J];海洋通报;1995年06期 |
20 |
刘万洙,刘招君,王东坡;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石组合与粒度分布特征[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