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栅格划分和联合概率密度最大的定位新方法。首先,根据定位精度要求将公共观测空间划分为统一大小的栅格;然后对每个传感器依次计算其观测目标在每个栅格内的概率密度,并将不同传感器观测目标在同一栅格内的概率密度相乘,得到目标落在该栅格内的联合概率密度;最后,对所有空间栅格内的联合概率密度取峰值,即可得到目标的位置估计。该方法定位精度高,适合并行处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
|
|
1 |
陈志杰;朱晓辉;朱永文;;多传感器目标识别融合模型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8年05期 |
2 |
潘震中;具有质量信息位的多传感器最佳数据融合[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2年02期 |
3 |
孙斌科;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分析与设计准则[J];雷达科学与技术;1994年01期 |
4 |
李建勋,敬忠良,杨永胜,戴冠中,金德琨;主被动多传感器多目标状态信息融合[J];航空学报;1997年02期 |
5 |
杨春玲,刘国岁,倪晋麟,郑全战;多传感器远距离空中目标跟踪[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6 |
许晓剑;田康生;范锦勇;李鹏;;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最优航迹关联算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7 |
艾薇;;雷达红外复合目标识别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7期 |
8 |
郭辉;姬红兵;武斌;;采用拟蒙特卡罗法的被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9 |
胡士强,敬忠良;多传感器模糊融合跟踪算法[J];光电工程;2004年10期 |
10 |
彭焱,金宏斌,徐毓,张楠;一种改进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J];雷达与对抗;2005年03期 |
11 |
牛力丕;毛士艺;陈炜;;一种适应较大比例变化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J];航空学报;2006年03期 |
12 |
赵杰;江晶;周样晶;韩正国;;基于序贯最小二乘的多传感器误差配准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8期 |
13 |
黄友澎;周永丰;李琳;张海波;;基于传递闭包聚类的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5期 |
14 |
罗森林,王越,周思永;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与单平台火控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5 |
王忆锋,张海联,李灿文,李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配准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1期 |
16 |
戴筠,王建海,方振和,李英;分布序贯最近邻多目标跟踪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7期 |
17 |
;探测、跟踪与侦察[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7期 |
18 |
朱永杰;李忠锐;;雷达数据实时时间配准算法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0年02期 |
19 |
刘以安,曹奇英,刘同明,吴小俊,高贵明;信息融合理论和技术在舰载S&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0 |
巩华;郑链;宋承天;;机载多传感器角度融合跟踪结构与算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