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银耳秋子梨复合混浊型果汁的生产中,梨汁提取时,加入0.2%的果胶酶制剂,可使出汁率提高20%左右。同时在果汁的榨取过程中,为防止其氧化变色,可在榨汁的同时,加入 0.04%的抗坏血酸,这样榨出的汁液淡黄至黄白色,无褐变。另外,生产工艺中采用先脱气后均质的工序,也为果汁色泽的保持及V。的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添加稳定剂和两次均质可以改善饮料的悬浮稳定性。CMC-N。单独使用时,浓度为0.2%,琼脂与CMC-N。配合使用时,浓度各为0.1%即可。均质条件:第一次均质压力为16.4MP.,第二次均质压力为11.8MP.,均质温度为60 ℃。复合果汁的杀菌处理,以采用112℃以上的温度较为理想,这样既达到了杀菌的目的,又较好地保持了混浊果汁的稳定性及营养成分的保存。
|
|
|
|
1 |
万成志;红枣银杞膏的生产[J];中小企业科技;1994年05期 |
2 |
崔东波;;山楂银耳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J];北方园艺;2011年11期 |
3 |
罗广志,周贵喜;银耳及其罐头制品砷化物含量的调查[J];食品科学;1986年01期 |
4 |
魏庆云;冰糖银耳罐头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1987年03期 |
5 |
田树俭,于树涛;银耳饮料工艺技术研究[J];食品工业;1996年02期 |
6 |
贾建波;银耳大豆酸奶的研制[J];食品科学;1997年11期 |
7 |
姚玉安;;密渍果味银耳的制作[J];科技致富向导;1996年07期 |
8 |
侯立;银耳方块茶糖制作法[J];农村新技术;1999年03期 |
9 |
张连秋,韩成刚;莲枣银耳罐头加工工艺[J];中国果菜;1999年04期 |
10 |
戴桂芝,李燕;银耳红枣保健饮料的加工技术[J];农产品加工;2005年02期 |
11 |
严赞开;王桂丽;;香蕉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
12 |
韩素芹;;速食银耳制作方法[J];农村新技术;2010年13期 |
13 |
;银耳保健饮料开发信息[J];福建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
14 |
高海生;;银耳红枣罐头的加工工艺[J];中国果菜;1990年01期 |
15 |
陈运育,赵红艳,邓强;银耳桂圆膏加工技术[J];食品科学;1993年06期 |
16 |
江华,江玉萍,余齐飞;木耳蜜饯的制作工艺[J];食用菌;1994年01期 |
17 |
万成志;鲜枣银耳果茶加工技术(续)[J];中国农村科技;1997年07期 |
18 |
李崇高,黄建初,管莉辉,奚鹏飞,苏军;枸杞银耳保健饮料工艺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06期 |
19 |
佚名;;银耳补酒酿造和勾兑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8年08期 |
20 |
李勇;宋慧;刘全德;徐同庆;张龙;;砀山酥梨浓缩汁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