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破碎特性对淀粉游离率的影响
【摘要】:马铃薯淀粉生产中的破碎效果是提高淀粉游离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从马铃薯的破碎机理入手,研究了马铃薯破碎颗粒的几何特性、马铃薯破碎的动力学特性及工作参数对淀粉游离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淀粉游离率的有关因素.
|
|
|
|
1 |
李勇;马铃薯淀粉添加在面粉中的作用[J];食品科技;1994年04期 |
2 |
欧立绵;提取马铃薯淀粉的移动式装置[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
3 |
李国民;小型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生产工艺的新模式[J];农机化研究;1990年04期 |
4 |
胡飞,陈玲;微细化马铃薯淀粉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形貌及结构变化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12期 |
5 |
郑桂富,徐振相,周彬,秦志春,陈西武;马铃薯淀粉磷酸酯的物理化学特性[J];应用化学;2002年11期 |
6 |
于桂花;马铃薯的综合利用与开发[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09期 |
7 |
成诚;利用马铃薯淀粉生产糯米纸[J];农村科技开发;1995年02期 |
8 |
邓勇,呙琴;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1年01期 |
9 |
王同阳;;马铃薯儿童冰淇淋生产工艺探讨[J];蔬菜;2006年07期 |
10 |
潘文;;马铃薯淀粉废液增值加工工艺[J];生意通;2009年04期 |
11 |
张刚,叶樱;用马铃薯淀粉制粉丝新法[J];安徽科技;1995年08期 |
12 |
;中欧马铃薯淀粉制品企业开业[J];中国食品工业;1996年11期 |
13 |
胡飞,陈玲;微细化马铃薯淀粉颗粒的表面形态及分子链变化的研究[J];化学通报;2003年01期 |
14 |
周庆锋;;关于2010产季国内马铃薯淀粉产业困局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12期 |
15 |
;变性淀粉造纸将有万吨以上潜在市场[J];福建纸业信息;2007年03期 |
16 |
孔保华,南庆贤;非肌肉蛋白对鲢鱼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0年11期 |
17 |
辛宗生,韩俊伟;集散控制系统在马铃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年07期 |
18 |
周庆锋;;马铃薯淀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2011年01期 |
19 |
张本山,高大维,林勤保,王杰;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非晶化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9年01期 |
20 |
马晓东;钟浩;;马铃薯淀粉的研究及在工业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02期 |
|
|
|
|
|
1 |
许琼;何国庆;宋晓燕;;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2 |
刘延奇;周婧琦;赵光远;张文叶;王倩;陈鹏飞;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脱脂马铃薯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3 |
陈玲;胡飞;李晓玺;;马铃薯淀粉的球磨破碎方式和微细化效果研究[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4 |
陶德录;高正玉;闫维东;;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5 |
任琼琼;韩佳冬;陈丽清;马良;张宇昊;;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提取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6 |
赵萍;张珍;;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方法探讨[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
7 |
刘延奇;刘亚恒;吴史博;杨留枝;李昌文;张远达;;马铃薯变性淀粉对速冻水饺品质影响的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8 |
张宾佳;李晓玺;苏健裕;陈玲;;面包果淀粉糊特性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9 |
李芬芬;张本山;周雪;;淀粉颗粒粒径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10 |
陈佩;李远志;吴雪辉;肖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淀粉结构研究中的应用[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