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数据的植被生产力产品算法及初步验证

张廷龙  孙睿  孙亮  肖志强  
【摘要】:本文基于环境一号卫星数据,提出了一个植被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生成模块,生成了植被生产力遥感实验产品,并对实验产品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建立的模型结合了光能利用模型和生态过程模型的各自优点,可实现区域植被生产力的估算。模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MT-CLIM模型计算太阳短波辐射,并将DEM作为输入,加强了地形因素对植被生产力估算结果的影响。与MODISNPP标准产品及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实验产品结果可靠,可为环境一号国产卫星数据的深层次利用,及我国植被生产力遥感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德明;周全来;阿拉木萨;唐毅;押田敏雄;;科尔沁沙地植被生产力对模拟增加降水和氮沉降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1年06期
2 明庆忠;郭树荣;角媛梅;;山地高梯度森林生物质能效应研究(Ⅰ):研究方法[J];山地学报;2011年04期
3 房岩;韩德复;刘倩;孙刚;;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谢今范;毛德华;任春颖;;植被-气候关系遥感分析研究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徐冉;过仲阳;叶属峰;王丹;苏盼盼;;基于遥感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6 贾慧聪;曹春香;马广仁;鲍达明;武晓波;徐敏;赵坚;田蓉;;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湿地科学;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廷龙;孙睿;孙亮;肖志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数据的植被生产力产品算法及初步验证[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周才平;欧阳华;杨丁丁;;基于MODIS的“一江两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高玉葆;何兴东;;毛乌素沙地植被生产力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响应[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武晓波;肖春生;魏成阶;刘亚岚;;用生产效率模型估算阿鲁科尔沁旗南部草场产草量[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季劲钧;黄玫;丹利;;青藏高原近20年植被生产力的变化[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万华伟;王昌佐;王桥;刘晓曼;李静;;两种基于MODIS数据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计算方法比较[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7 包刚;包玉海;阿拉腾图雅;郭利彪;;用MODIS数据和CASA模型估算近五年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玮;王文杰;孙伟;崔崧;;东北人工林不同林分土壤呼吸及其碳汇功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左朋莱;夏立江;;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李向林;黄文惠;;食草作用有益于被食牧草:例证与假说[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圣;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0年
2 侯湖平;基于遥感的煤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监测与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李贵才;基于MODIS数据和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4 戚鹏程;基于GIS的陇西黄土高原落叶阔叶林潜在分布及潜在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军邦;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徐学选;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苏宏新;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天山云杉林生长的分析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毛学刚;东北森林碳循环日步长模型与遥感综合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冬有;黑龙江省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赵文龙;中国北方草原物候、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静芳;基于CASA模型的浙江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2 赵鲁青;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植被绿期和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国帅;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青海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国栋;黄河三角洲净初级生产力、水分蒸散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婷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佳;内蒙古地区地表光合有效辐射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兆芳;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以稻麦作物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范敏锐;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驷鹞;基于遥感的江苏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方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维宸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优化结构促碳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叶青;森林生态领域的探寻者[N];广东科技报;2010年
3 刘国信;治理沙尘暴国外有妙招[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毛留喜 博士;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N];中国气象报;2002年
5 记者 简菊芳;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年总价值10万亿元[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采访人 本报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郑奕;重建历史气候变化长序列[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