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帅李琦  
【摘要】: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是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SPOT VEGETATION(SPOT VGT)、MODIS NDVI、以及GIMMS等卫星影像时序资料已经在植被动态变化监测和宏观植被覆盖分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云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NDVI数据集存在大量的噪声,因此对NDV I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重建,提高NDVI数据集质量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NDVI时间序列数据重建目的是降低时序数据的噪声水平,重建高质量的NDVI时序数据,有利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本文在对SPOT VGT时间序列数据去噪的基础上,重建SPOT VGT时序数据集,研究河南省1999-2007年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掌握河南省宏观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一定得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朴世龙,方精云;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2 张远东,徐应涛,顾峰雪,潘晓玲;荒漠绿洲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3年06期
3 李晓兵,史培军;中国典型植被类型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4 张峰;王桥;李营;;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定量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0期
5 黄龙全;;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松花江河流哈尔滨段植被盖度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年02期
6 金翠;张柏;宋开山;;基于MODIS数据的三江平原土地覆被分类[J];资源科学;2009年03期
7 黄雪峰;龚碧凯;黄海峰;;基于Landsat的四川盆地NDVI变化研究——以眉山市东坡区和仁寿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李杨;刘艳;张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9 马聪;武文波;;阜新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提取及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1期
10 李登科;;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09年05期
11 袁雷;杜军;周刊社;;西藏怒江河谷流域NDVI变化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J];草业科学;2010年08期
12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3 朴世龙,方精云;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3期
14 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马文红;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J];中国科学C辑;2003年06期
15 吴晓莉,赵纯勇,杨华;重庆市沙坪坝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6 吴春波;刘瑶;江辉;;鄱阳湖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人民长江;2006年06期
17 王宏;李晓兵;莺歌;王丹丹;龙慧灵;;基于NOAA NDVI的植被生长季模拟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18 江辉;周光文;刘成林;;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1期
19 成军锋;贾宝全;赵秀海;康秀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以毛乌素沙漠南部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20 成瑞琴;赵兴云;李俊峰;;沂蒙山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帅;李琦;;基于重建NDVI时序数据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明全;刘少军;;基于MODIS数据的儋州市植被覆盖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何彬方;冯妍;吴文玉;范伟;;安徽省近10年植被状况时空变化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丁明军;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杨续超;;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光;李剑萍;韩颖娟;李志军;陈葆德;;宁夏近年来植被及其覆盖度变化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龙慧灵;李晓兵;王宏;;基于MODIS的锡林浩特市相对光谱混合分析指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忠阳;陈怀亮;杜子璇;师丽魁;刘伟昌;;黄淮海地区植被绿波、褐波的推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道勇;肖云岫;;利用WT-10接收的1B高分辨云图数据生成植被指数图像[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莫宏伟;任志远;;陕西省1998-2008年NDVI多时空尺度动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郭艳芬;刘志红;谢明元;;基于知识与监督分类的青南高原植被信息提取[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滑永春;基于MODIS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区植被动态监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嵘;基于遥感时序数据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3 徐少君;基于RS/GIS/DEM/NDVI的重庆植被动态、格局与碳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吴昌广;气候变化背景下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土壤侵蚀风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洁;蛋白质组肽段鉴定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丁淑妍;进化分析与结构预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延峰;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部分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拓;两种特殊类型蛋白质功能残基的预测与生物序列比对[D];南开大学;2009年
9 梅娟;复杂生物网络聚类分析方法[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吴大千;黄河三角洲植被的空间格局、动态监测与模拟[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敏;重庆市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娜;基于NDVI的河南省植被及碳储量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王颖;基于NDVI-LST模型的长白山地区植被分类与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国庆;基因表达时序数据聚类和比对分析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吕蒙;鄱阳湖湿地NDVI变化与越冬候鸟时空分布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笑鹤;西南地区NDVI和NPP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李芳;张掖市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8 吕华丽;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易胜;基于RS和GIS岩溶地区植被覆盖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园园;大巴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斌;真实地看透自己[N];重庆日报;2003年
2 张绍祥 李国辉;人体也能数字化[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王燕萍;香港中文大学近日完成全球最精密立体虚拟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记者  黄磊 通讯员  李宏 钱海涛;打造“中国数字人男1号”[N];湖北日报;2006年
5 王燕萍;完成全球最精密立体虚拟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刘浪 通讯员 廖雅琴;中美韩合作研究“可视人”[N];重庆日报;2003年
7 记者 刘浪;我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再获重大突破[N];重庆日报;2003年
8 奇云;“虚拟中国人”向我们走来![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廖雅琴;可视人破译中国人体之谜[N];健康报;2002年
10 王红;全球海洋生物普查公布微生物新物种[N];中国海洋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