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平王锦地梁顺林  
【摘要】:DBM(DataBasedMechanistic)模型是一种基于数据的黑箱模型,将两组时间序列的数据分别作为DBM模型的输入与输出,就可以进行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本文以长年观测站点的2002-2006年MODIS反射率产品(MOD09A1)中第1、2、7波段的反射率数据作为模型输入,以叶面积指数(LAI)产品(MOD15A2)作为模型输出,在大小为1km*1km的像元尺度上建立表达时间序列的反射率观测与LAI之间动态变化关系的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首先用纯像元数据进行模型识别,依据地表覆盖类型的异同认定模型结构,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模型结构。然后,在像元尺度上,根据该像元的地表覆盖类型,选择模型结构,再用该像元的历史数据计算适用于该像元的模型参数的值。针对MODISLAI产品在时间上连续性不佳的问题,在进行DBM建模之前对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填补时间序列上的空缺值,使用于建模的数据更好表达LAI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选择建模以外的同类型站点遥感观测数据,将用DBM模型计算的LAI与MODIS的LAI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BM模型能很好的表达MODIS产品中反射率数据与LAI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描述时间序列LAI动态变化规律的模型。这种建模方法对建立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参数动态变化模型具有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靳华安;王锦地;肖志强;李喜佳;;遥感反演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的集合卡尔曼平滑算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2 贾小容;苏志尧;区余端;解丹丹;;三种人工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与林下光照条件[J];广西植物;2011年04期
3 邵璞;曾晓东;;CLM3.0-DGVM中植物叶面积指数与气候因子的时空关系[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4 于宁;李海梅;;青岛市城阳居住区主要灌木树种滞尘效益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5 莫志鸿;冯利平;邹海平;王靖;黄晚华;杨晓光;;水稻模型ORYZA2000在湖南双季稻区的验证与适应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6 张学艺;李剑萍;官景得;秦其明;马力文;曹宁;;两种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方法的对比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3期
7 雷延鹏;孙智辉;刘志超;曹雪梅;;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的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变化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4期
8 董泽军;;植物蒸腾作用高速率之原因[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彭焕华;赵传燕;许仲林;彭守璋;王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层持水能力[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10 江东;付晶莹;黄耀欢;庄大方;;地表环境参数时间序列重构的方法与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1 杨阿强;孙国清;卢立新;过志锋;刘屹岷;;基于MODIS资料的中国东部时间序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估算[J];气象科学;2011年04期
12 何虹;夏达忠;甘郝新;;基于MODIS的水文特征指标提取与应用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1年04期
13 王允东;杜海龙;张润超;;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技术环节的经验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14 李攀;胡卓玮;刘洪岐;赵晓丽;张明明;;应用混合编程实现植被遥感信息提取与安全评价模型[J];遥感信息;2011年03期
15 葛宇;何新林;王振华;宋常吉;;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6 张万顺;杨寅群;吴静;仲兆林;;流域植物生长与营养物质迁移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2期
17 陈书涛;胡正华;张勇;沈小帅;史艳姝;;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18 董立新;戎志国;李贵才;唐世浩;;吉林长白山森林冠顶高度激光雷达与MERSI联合反演[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9期
19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20 尹飞虎;高志建;谢宗铭;陈冠文;李晓兰;;不同碳氮施肥组合对新疆滴灌棉田冠层CO_2浓度、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炳香;李增元;庞勇;曹斌;;多角度高光谱CHRIS数据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李云梅;王秀珍;;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探讨水稻冠层结构变化对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孟丹;李小娟;韩洁;;基于PROSAIL模型-BP神经网络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陈平;王锦地;梁顺林;;基于DBM模型的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建模[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林文鹏;赵敏;柳云龙;刘冬燕;张翼飞;高峻;;基于SPOT5表观反射率的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徐阳;秦俊;高凯;宋坤;胡永红;;上海市几种主要园林树木叶面积指数相关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7 宋金玲;王锦地;刘小青;吴门新;;植被真实场景的模拟与建库[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芳;周志翔;肖荣波;钟颖飞;;城市园林绿地绿量的定量研究——以武钢厂区绿地为例[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巩合德;杨国平;张一平;刘玉洪;郑征;沙丽清;甘建民;韩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面积指数测定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10 刘世忠;旷远文;;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的叶面积指数及其季节变化[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社周;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陈健;东亚飞蝗发生区芦苇LAI的遥感反演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高龙;植被叶面积指数与叶片聚集度系数遥感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姚付启;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理生态参数估算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乾;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辐射传输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6 宋金玲;植被冠层的多尺度计算机模拟及参数敏感性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瑜良;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耦合及模拟[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8 李建国;~(90)Sr、~(137)Cs在谷物、蔬菜等植物体的截获和易位实验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王东伟;遥感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方永;基于近地可见光成像传感器的棉花生长信息监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上海市五种主要绿化树种三维绿量、叶面积指数等生态指标相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小卫;北京部分绿地群落冠层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倩;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植被反射特征及叶面积指数的监测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雪洋;基于环境星CCD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杜春雨;基于TM影像的叶面积指数反演[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肖婷;ENVISAT ASAR在入侵植物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斌;多角度高光谱CHRIS数据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黄丽波;基于稀土配合物Eu(DBM)_3phen的微球及微光纤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申晓瑜;北京常见园林植物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金耀峰;TGF-β3、BMP-2双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DBM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蔬菜变化密植可增产[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2 佟屏亚;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总结[N];河北农民报;2008年
3 王静媛 译;业务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林竹;纸浆毛竹林丰产栽培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会泽县农技中心 董云忠;选用水稻良种“四考虑”[N];云南科技报;2006年
6 石家庄市农科院 王忠义 赵敬霞;谈谈标杂棉的整枝和化控[N];河北科技报;2003年
7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小麦首席专家 李雁鸣;今冬麦田浇不浇冻水[N];河北科技报;2007年
8 龚伏龙 蔡财宝 蔡建明 许荣德;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上)[N];福建科技报;2006年
9 贵喜;烤烟生育天数、叶面积系数[N];云南科技报;2007年
10 钟德明;优高茶叶栽培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