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殿柱  
【摘要】: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岩石爆破破碎过程中的应用,指出岩石分形维数与岩石所受的压力和作用时间相关联。针对反向起爆的特点,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得出反向起爆优于正向起爆的原因在于前者产生的平均压力大,作用时间长,从而增加了岩石的分形数,提高了块度积累率,减小了大块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学松;吴爱祥;杨保华;张杰;;基于CT图象法的矿岩散体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研究[J];金属矿山;2007年10期
2 万丽;王庆飞;高帮飞;王颖;周应华;徐浩;;成矿预测数据统计方法[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3 张玉涛;王德明;仲晓星;;煤孔隙分形特征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11期
4 张先敏;同登科;胡爱梅;;基于裂隙分形维数的煤储层压力动态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3期
5 潘蔚;倪国强;李瀚波;;典型火山岩型铀成矿区遥感图像分形特征研究[J];铀矿冶;2010年01期
6 江丙友;林柏泉;吴海进;朱传杰;陆振国;;煤岩超微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形规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永波;李荣华;刘秀英;;采动岩体分形裂隙网络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4年02期
8 张松航;唐书恒;汤达祯;颜志丰;张彪;张佳赞;;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渗流孔隙分形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聂建珍;杨子荣;;基于Matelab的分形插值算法在矿山体积计算上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6期
10 李志;刘志强;胡敬东;武士杰;;镶齿滚刀的破岩机理及分形研究[J];煤矿机械;2007年02期
11 严家斌;刘贵忠;;天然大地电磁场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2期
12 王志国;周宏伟;谢和平;;深部开采上覆岩层采动裂隙网络演化的分形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13 王永田;张明青;刘炯天;;分形理论在难沉降煤泥水澄清药剂选择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14 姚精明;闫永业;尹光志;姚俊伟;李生舟;;坚硬顶板组合煤岩样破坏电磁辐射规律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5 钟卫平;高峰;沈晓明;;岩石节理压剪破坏的数值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6 邵拥军;贺辉;张贻舟;梁恩云;丁宗炜;陈星霖;刘忠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湘西金矿成矿预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7 苏现波;王庆伟;林晓英;;安阳矿区双全井田岩性结构与煤体变形的关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1期
18 肖丹;;瓦斯涌出时序数据中的分形特征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1期
19 宫伟力;赵海燕;安里千;张艳松;张拥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红外温度场的分形特征[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20 赵小川;胡文韬;王怀法;;搅拌对煤泥水絮团结构形态影响的试验研究[J];选煤技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殿柱;;起爆方式影响爆破效果的分形理论分析[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杨军;王树仁;;岩石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研究初探[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马芹永;蔡美峰;;冻砂土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研究[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4 孙晗森;罗陶涛;;基于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军;王树仁;;爆炸荷载作用下霍布金逊杆裂纹发展的分形研究[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6 徐志胜;杨列连;张金侠;;采场顶板岩层破断中的分形特征[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7 李智敏;苟先太;金炜东;刘娅;;微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8 李占炎;;孔底起爆技术在胡家峪矿的试验应用及推广[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海军;;间隔装药在露天矿爆破中的试验与应用[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一兵;苏现波;王宪花;杨焦生;陈振宏;;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高渗区预测方法[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进海;薄层状巨厚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锚索支护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题正义;爆堆块度分布的自动与分形测试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3 刘延保;基于细观力学试验的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吕兆兴;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吴海进;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孟巧荣;热解条件下煤孔隙裂隙演化的显微CT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静;煤尘的润湿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柴肇云;物化型软岩包覆改性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9 郝梓国;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蛇绿岩与豆荚型铬铁矿床的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10 范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可控可视化矿井通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超;布沼坝露天煤矿西帮抢险治理工程爆破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飞天;马家塔露天煤矿岩层爆破参数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
3 郝仲熙;基于分形理论的煤矿瓦斯涌出规律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4 郭瑞和;王官营石灰石矿爆破至粗碎成本优化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5 程平;逐孔起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胡振襄;露天矿爆破至破碎综合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明;基于线性规划的排岩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庆伟;岩体力学在煤体变形中的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国良;光面爆破技术在不稳固岩体掘进中的研究和应用[D];广西大学;2008年
10 鲁秀生;急倾斜浅煤层群围岩裂隙演化与降雨入渗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武;爆破效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N];郴州日报;2007年
2 纳雍县煤炭管理局 何宁;预留光面层在软岩锚喷巷道施工中的应用[N];毕节日报;2008年
3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白龙焦煤分公司 李民族;采用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 提高光爆质量 实现快速掘进[N];山西科技报;2003年
4 记者 姬忠实 特约记者 秦锡增;多管齐下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王海波;洛钼矿山公司 科技创新活动评比揭晓[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6 李志勇;浅谈南峪煤矿井田内陷落柱的分布及特征[N];科学导报;2006年
7 刘承军 尹仲年;露天矿爆破可用电脑模拟[N];中国矿业报;2001年
8 仙本明;微差爆破在水泥厂矿山开采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邓明白培生 通讯员 罗锦湘;“柿竹园”成功进行世界“井下中深孔第一爆”[N];湖南日报;2007年
10 张宝祥 杨涌;铮铮铁骨铸金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