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铬溶液电镀硬铬
【摘要】:一项新的三价铬电镀工艺已经开发出来。此项工艺允许连续20多个小时快速沉积反应。形成厚度为450微米,硬度为1200维氏的镀层。此项工艺研究了铬液浓度、多种羧酸、一组缓冲剂、温度和溶液pH值这些因素对沉积速度、镀层厚度和连续电镀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常的三价铬沉积会因阴极上氧氧化铬(三价)的不断形成和沉淀而逐渐变得速度缓慢(此速度无法满足生产)或因pH值的升高而完全停止反应。此项三价铬电镀工艺的成功在于使用了羧酸作为络合剂来提高铬沉积反应,同时使用了一组缓冲剂,包括硼酸、铝盐和其他羧酸,保持溶液在一定的范围内足够的稳定,以此;来阻止氢氧化铬在阴极表面的沉积。在此工艺中,必须用离子交换膜来将阳极区和阴极区分开,以阻止在阳极区的溶液各组分的氧化,保持溶液各组分的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高速沉积。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镀层的硬度经热处理后,硬度会有大幅地提高。
|
|
|
|
1 |
郭崇武;赖奂汶;;三价铬电镀技术研究进展[J];全面腐蚀控制;2011年08期 |
2 |
赖奂汶;郭崇武;;环保型电镀前沿技术的应用[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4期 |
3 |
奚兵;;你问我答[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4期 |
4 |
奚兵;;你问我答[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3期 |
5 |
;招聘启事[J];电镀与精饰;2011年07期 |
6 |
张国良;;零件镀铬前工艺尺寸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
7 |
蒋义锋;杨防祖;许书楷;田中群;周绍民;;硫酸盐三价铬镀液中次磷酸钠浓度对不锈钢阳极电化学溶出的抑制作用[J];材料保护;2011年04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郭伟;K.S.Siow;A.K.Hsieh;;三价铬溶液电镀硬铬[A];2004年北京推动电镀与精饰清洁生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2 |
苗毅;黄旋;李家柱;;三价铬电镀现状及发展趋势[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
3 |
李永彦;李宁;;三价铬电镀工艺的发展现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4 |
刘建平;胡耀红;詹益腾;赵国鹏;梁国柱;;三价铬电镀的研究与发展[A];2003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5 |
李远会;陈阵;陈步明;黄惠;郭忠诚;;三价铬电镀阳极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A];全国镀膜与表面精饰低碳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6 |
郭崇武;赖奂汶;;新一代硫酸盐三价铬电镀工艺[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7 |
郑剑;谢二伟;屠振密;李宁;;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新体系的研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8 |
邓畅光;周克崧;宋进兵;刘敏;邝子奇;;在钼基材料上制备铬涂层[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9 |
王秋红;潘湛昌;胡光辉;肖楚民;古晓雁;;三价铬电镀铬镀层性能的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10 |
冯绍彬;刘清;包祥;商士波;张树金;邹晓坡;;三价铬电镀的研究进展[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