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运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技术在运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方法:实验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虚拟仿真实验组和传统实验教学组,每组10人,共20人。虚拟仿真实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进行教学,传统实验教学组采用传统示教演示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内容选取运动生理学实验中的常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一:刺激强度与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二:表面肌电的测试、实验三:视力视野及眼肌平衡的测评、实验三: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实验四:乳酸阈的测定等五个实验。结果:虚拟仿真实验组在实验一、实验二的实验原理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组(p0.05);而传统实验教学组在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的实验原理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虚拟仿真实验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运动生理实验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教学效果有利有弊,在基础性的生理实验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而在应用型的运动生理实验特别是运动机能试验中存在劣势,学生由于缺乏对实验过程中运动部分的体会,不利于实验原理理论及实验操作的掌握。建议:运动训练学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应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性较强的生理学实验部分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应用,在应用性较强的运动生理学实验部分仍使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