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耿骞刘颖  
【摘要】: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的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当时,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调查结果显示,65.7%的网民表示在网上发过帖子或上传过内容。其中半年内有35.5%的网民在网上发过帖或跟过贴;31.8%的网民上传过图片;17.5%的网民上传过影视节目或者其他视频内容。2008年7月24日,CNNIC在京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人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勇;;网络舆情事件给新形势下办好广播带来的启示[J];中国广播;2009年11期
2 王克群;;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3 曹效阳;曹树金;陈桂鸿;;网络舆情的结构与网络特征分析[J];情报科学;2010年02期
4 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年05期
5 李鹏;;网络舆情监管难题探析[J];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06期
6 姜胜洪;;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J];兰州学刊;2010年05期
7 顾明;;论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8 曹劲松;;政府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10年15期
9 李昌祖;;网络舆情研判的类型分析及其制度建设的途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06期
10 郝英杰;马海红;彭军林;;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6期
11 李飞;;推进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及调控机制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06期
12 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13 姜胜洪;;把握网络舆情规律 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以杭州飙车案的网络舆情变动为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7期
14 马映红;;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J];学理论;2010年18期
15 任洪涛;;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年07期
16 吴元军;倪万;;质化方法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0年21期
17 林苇;;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8 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考量[J];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19 陈强;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反沉默螺旋研究——以“中华女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20 叶芳;戚自军;;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陈璟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国东;关于网络舆论演进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巨慧慧;针对网络舆情的情感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肖轲;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模型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朱佳佳;浅析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舆情[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刘婷;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任洪涛;政府网络舆情把关能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江瑾;政府在网络舆情中的有效回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戴笑慧;网络舆情与政府电子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的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景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4 王慧一;谈对涉检网络舆情的把握和应对[N];伊春日报;2011年
5 扬中市检察院 张正祥;应对涉检网络舆情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薛倩;网络信息保护立法有助引导网络舆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南方日报评论员;正视网络舆情司法才不至于身陷被动[N];南方日报;2013年
8 同煤党校 王瑞华;浅析网络舆情应对策略[N];山西党校报;2013年
9 张磊;网络舆情事件的动员方式[N];学习时报;2013年
10 记者 金玉珍;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N];柴达木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