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科学与艺术:国际跨文化传播策略

杨喆  
【摘要】: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当科学发展至极致时,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财富和满足感。艺术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传播艺术,从全球多角度,多层面,跨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人通过科技了解文化。文化以科技为载体,将古老的传承以更加新颖独特的形式被人们所接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韩剑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2 蒲春春;;语言跨文化传播的途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刘国伟;;中医跨文化传播的源文化要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09期
4 安然;何国华;;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维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5 唐卫华;;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与翻译[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6 李晶;;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网络媒体对外传播能力[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7 陈璐明;;韩剧的跨文化传播——浅议韩剧在中国的流行[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8 白玉苓;宋怡静;;国际服装品牌在中国市场跨文化传播问题及对策[J];国际品牌观察;2021年22期
9 孙晓羽;;浅析跨境旅居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优势[J];大众文艺;2021年22期
10 李刚;倪光睿;;“一带一路”倡议下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以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11 王鸿江;倪帅丰;徐佩;申俊龙;;基于文化融合视角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模式与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年07期
12 张四红;王键;董一帆;储全根;;互联网+时代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05期
13 彭扬;;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J];东南传播;2014年08期
14 蔡亚兰;冯小宁;;《变形金刚3》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新闻世界;2012年09期
15 穆阳;王丰;王家民;;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1期
16 张牡霞;;试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消费导刊;2008年06期
17 英明;罗忆;;视觉符号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传播;2007年06期
18 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9 张波;;川菜跨文化传播与系统性设计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喆;;科学与艺术:国际跨文化传播策略[A];科学与艺术·数字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传播——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依琴;;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析典籍英译[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3 朱亚成;朱萍;张青;;“一带一路”倡议下藏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A];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21年
4 林艾;刘一梦;王高雅;;文化强国战略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受众研究[A];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21年
5 朱萍;朱亚成;;“一带一路”背景下藏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A];体育非遗与健康生活——2020年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20年
6 李唐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当今世界跨文化传播的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八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7 徐鑫涛;苗菊;;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译者能力的挑战与培养策略[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壮丽七十年 辉煌新天津(上)[C];2019年
8 王雅洁;;以近代天津为例:国家形象对体育跨文化传播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黄兆媛;;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史起点[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1 蒋艳杰;;申奥片跨文化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北京奥运会为个案研究[A];2012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探索论文集[C];2012年
12 付晓静;;论跨文化传播中体育组织的危机公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3 张晓慧;熊伟;;用中西文化阐释,讲述中华文化故事——“201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案例培训班”综述[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27期)[C];2015年
14 王洪喆;张成;郑熙青;;青年文艺论坛第五十四期 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消费[A];青年文艺论坛: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消费(第五十四期)[C];2015年
15 汪霏霏;;跨文化传播视野下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16 潘友星;;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属性[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7 宋永琴;;新闻图像跨文化传播中的伦理边界探究——基于凤凰网“在人间”的图像意识分析[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8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9 张洪忠;;跨文化传播中的信念沟问题[A];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2018)[C];2019年
20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杰;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陆振慧;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理雅各《尚书》译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孟涛;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5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许林;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7 李加莉;文化适应研究的价值及问题:一种批评的视角[D];武汉大学;2013年
8 刘一川;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形象生成和建构—批判性对话视野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1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12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3 何晓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4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15 连旭;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6 符亦文;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D];浙江大学;2015年
17 孙祥飞;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8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9 吴志文;《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美政治精英形象之呈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0 周平;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与身份建构[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媛媛;中国近20年(1985-2005)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娟;广告跨文化传播的适应性策略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年
3 王滟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歪果仁研究协会”短视频中的议题设置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4 张慧雯;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5 谭诚;功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6 潘泰松;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纪录片的拍摄[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7 刘旭;中国武侠类网络游戏在越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8 曾诗芸;他者视域下“歪果仁”微视频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9 陈锦圆;近代广州医疗宣教士的医学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向伟;漫威电影中的东方符号跨文化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11 董晓伟;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翻拍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2 张慧;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特色词的翻译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13 李雪柔;漫威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4 王如意;高低语境视角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
15 王欣芳;霍夫斯泰德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16 叶舒阳;基于大型曲库资源分析的“中国风”歌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7 任紫薇;中国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9年
18 段小倩;符号学视域下动画跨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D];浙江传媒学院;2019年
19 张真;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韩海外文化中心比较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20 陈雨露;受众心理视域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段丹洁;多维度思考跨文化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张杰;推动文学经典跨文化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什么样的中国综艺能“走出去”跨文化传播[N];文汇报;2019年
4 整理 本报记者 张凡;企业跨文化传播要精准[N];中国贸易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徐馨;传统艺术如何跨文化传播[N];人民日报;2015年
6 记者 王广 李飞;为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寻找创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张肖雯;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作用日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跨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记者 谭玲娟;中国需要更多跨文化传播者[N];深圳商报;2012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张锐;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安然:阐释中国概念 为世界文献做出中国贡献[N];深圳特区报;2021年
11 本报记者 张成;中国电影如何在“一带一路”上跨文化传播?[N];中国艺术报;2016年
12 本报记者 康岩;游戏 成新型跨文化传播平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13 本报记者 郝天韵;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致力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双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14 太原晚报 郝晓炜;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N];山西经济日报;2016年
15 本报记者 许旸;看线装版“莎翁”如何跨文化传播[N];文汇报;2016年
16 本报记者 孟妮;网络文学出海又传捷报[N];国际商报;2019年
17 记者 薛惠娟;尽己所能传播“河北好声音”[N];河北日报;2019年
18 本报记者 崔芳;针灸能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样本吗?[N];健康报;2010年
19 本报记者 郑荣健;靳羽西:“美的跨文化传播”[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0 本报记者 沈小晓;“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