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何勇王永兴  
【摘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出现了发展不均衡和混乱等现象,其构造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对其中表现突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石;;数学化:中国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误区[J];经济学家;2008年02期
2 刘开云;;经济学“数学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个经济学热点话题的辨析[J];探索与争鸣;2006年05期
3 尹世杰;也谈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问题[J];经济评论;2005年04期
4 刘开云;;经济学究竟是否应该“数学化”——解读中国经济学家为何难获诺贝尔奖[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开云;;数学功底:制约中国经济学家摘取诺贝尔奖的软肋[J];统计与决策;2009年09期
6 沙玉英;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3期
7 邵凯旋;;哲学视角下经济学研究数学化趋势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韦敏;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3年03期
9 胡伟清;;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J];统计研究;2006年01期
10 刘开云;;中国经济学家面对诺贝尔奖的理论尴尬——一个困扰中国经济学界的悖论分析[J];江汉论坛;2009年06期
11 刘开云;;经济学研究:从经验数据描述到实验的科学历程——实验经济学诞生的学科背景及其理论意义解读[J];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12 刘开云;;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经济学“数学化”吗——与尹世杰同志商榷[J];统计与决策;2008年03期
13 李建珊;赵华;;逻辑实证主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4 程祖瑞,张真;数学化的经济学是数量经济学发展的归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5 郭金彬;辩证逻辑在科学知识数学化过程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16 程冬时;试论数学对经济学的意义[J];企业经济;2003年11期
17 张文喜;;对数学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J];学习论坛;2009年01期
18 张明志;应倡导经济学的数学化[J];经济学家;2002年02期
19 杨天宇;经济学发展的误区:数学化、西方化、市场化[J];经济学家;1999年01期
20 丁晓钦;余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应用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勇;王永兴;;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缺陷及改革思路[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万树;;福祉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国民福祉系统[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少安;;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奠定“合作”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4 陈静;;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及政府的作用探讨[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深刻反思经济人,全面升级经济学——致全世界经济学人公开信[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长明;;和谐经济学论纲[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7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傅红春;;经济学的“僵化”与“匠化”[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编者简介[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10 ;遵循经济规律,不等于一切按经济学原理办事[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2 郭笑撰;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4 王小马;可耗竭资源最优消耗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昌明;合作行为与经济学中的互补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美衍;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毛增余;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赵亚奎;协调失灵,技术抵制与贫困陷阱[D];复旦大学;2009年
9 陆彬;论可行能力视野中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慧;认知与经济学[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超;经济认识的结构[D];山西大学;2007年
3 肖小龙;关于构建经济学“中国学派”的若干思考[D];西北大学;2006年
4 郝身永;经济学“效用”概念物质化与反物质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巧云;理论社会科学特征品格探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钱鑫;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维克赛尔传承[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瑛;“理性经济人”的方法论反思[D];新疆大学;2007年
8 刘健;概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灿佳;收入与幸福关系研究的一个理论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梁海音;经济学理性的本质及其在不同决策环境中的表现[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振华;思想背后的利益:经济学是否客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黄继汇;三美国经济学家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方钦;写给一切仇视经济学的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特约评论员 新望;中国经济学家究竟做了些什么[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赵晓;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雄心[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叶檀(作者为知名财经评论员);邹恒甫张维迎之争本质是什么?[N];财经时报;2007年
7 周力军;欢乐的经济,和谐的社会[N];财会信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葛明 江山;自信的时代改革的时代[N];无锡日报;2006年
9 大卫·铃木;我们必须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刘国光;《刘国光改革论集》自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