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磷酸调节pH值为2后经Waters Oasis HLB SPE柱净化浓缩,采用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液相色谱分离在乙腈-水(0.2‰磷酸)梯度洗脱下完成,保留时间在13~32min。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05~5.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3~1之间;在0.5~10μg/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基本在80.6%~108.1%之间,RSD为0.2%~11.7%,最低检测限为0.2~0.5μg/L(S/N=3)。
|
|
|
|
1 |
叶木荣;磺酰脲类除草剂稻田化学除草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2 |
曹涤环;;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安全使用[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03期 |
3 |
陈锡岭,李广领,孔凡彬,谢国红;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在土壤中降解动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4 |
魏福香,刘学;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的几点说明[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
5 |
张蓉,岳永德,花日茂,汤锋;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农药;2005年09期 |
6 |
娄国强,党润生,陈荣江,吕文彦,高扬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7 |
闫纯博,苟春红;磺酰脲类除草剂及施用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1993年05期 |
8 |
张成双;农业部对含磺酰脲类除草剂产品实行管理[J];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08期 |
9 |
钱伯章;;磺酰脲类除草剂成为中国农药研究的里程碑[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
10 |
钱伯章;;推广除草剂应重视应用技术[J];中国农药;2010年02期 |
11 |
刘祥英,柏连阳;磺酰脲类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2005年01期 |
12 |
程慕如;稗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吸收部位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0年04期 |
13 |
仇宏伟,胡继业,周革菲;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4 |
陈锡岭;三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敏感性及残留的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5 |
;我国创制两种超高效除草剂[J];杂草科学;2009年01期 |
16 |
张为农;;磺酰脲类除草剂成开发热点[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1期 |
17 |
张为农;;磺酰脲类除草剂成开发热点[J];今日农药;2011年06期 |
18 |
陈锡岭,王桂莲;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化学作用方式选择及降解特性[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8年01期 |
19 |
张蓉,岳永德,花日茂,汤锋,曹德菊,操海群,李学德;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转归和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20 |
葛宝坤;赵孔祥;王云凤;陈其勇;高健会;王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谷中多种磺酰脲除草剂残留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