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琳栗淑媛乔辰田秀英李燕华  
【摘要】: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节旋藻A_1和方胞节旋藻A_2为材料,运用AFLP技术研究其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并与引进种钝顶节旋藻A_3和极大节旋藻A_4作比较,探讨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2对引物对4个样品扩增得到片段487条,其中特异性条带391条,多态比率达80.29%,样品特异性条带数A_2A_1A_3A_4。4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在0.3887~0.9679间,A_3与A_4的亲缘关系最近,A_2与其它3个样品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相比之下与A_1最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国香;陈忠林;郑文玲;关正军;吴忆宁;任南琪;;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栗淑媛;乔辰;田秀英;李燕华;;4个节旋藻样品AFLP的研究[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温春秀;吴志明;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丹参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文坤;郭建英;万方浩;高必达;彭德良;谢丙炎;;紫茎泽兰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晓静;李广苹;申艳红;;漳州水仙单染色体文库的构建及其AFLP标记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黄特跃;商晗武;高永生;崔旭红;于奎峰;;加拿大一枝黄花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廖华俊;宁志怨;董玲;江芹;李卫文;张雪娇;;马铃薯钴60辐照后代基因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锦红;刘洋;蒋伟燕;李方去;李向阳;;肺炎链球菌的AFLP基因分型和同源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鸣;谭裕模;李杨瑞;李容柏;高国庆;;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甘蔗品种[A];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嫩珠;黄虹虹;陈晖;朱志明;缪中纬;李盛霖;董晓宁;;半番鸭AFLP标记与羽色性状的关联分析[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朝辉;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张骞方;韦树谷;李琼英;;改良SDS法提取棉花叶片总DNA及AFLP体系建立[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红;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检测技术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逯晓萍;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3 马守才;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研究及AFLP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赵辉;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振虎;中国苜蓿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杨元明;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种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振侠;苹果砧木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及其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保通;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种群预测及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郑红梅;西藏几种嵩草种子萌发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申雪艳;孔雀鱼微卫星DNA标记的研制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4个节旋藻样品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贾璇;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的AFLP分子标记[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温小杰;我国陆地棉抗枯黄萎病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洪丕征;刺槐耐盐优良无性系初步选育及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廖勇;AFLP分子标记与米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潘文嘉;利用AFLP技术对谷子抗锈基因进行分子标记[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仁志;湖南省10个现行桑树品种AFLP标记图谱的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肖艳;嫁接对西瓜品质性状的影响及AFLP多态性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沈恩健;利用AFLP和SSR对南海区域马氏珠母贝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宏;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部分骨干品种的AFLP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永生;拓宽种质资源遗传基础[N];农民日报;2003年
2 余青;不同单穴对基因表达影响程度不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刘雯霞;雷国莲;鉴别中药材 DNA分子诊断技术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殷雷 通讯员 柏斌;滇兰新增两品种[N];昆明日报;2011年
5 栀子;名优花卉矮化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胡亦;南海所鲷科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渔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彦;科技创新助推天津黄瓜良种产业快速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支勇平;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N];陕西日报;2009年
9 刘振山 周梅;植根沃土的梦幻[N];天津日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胡光安 本报记者 缪翼;国内第一个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诞生[N];中国渔业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