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晓明李运华  
【摘要】:飞机的舵面精确控制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作动系统中的非线性摩擦等动态干扰对其造成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在非线性摩擦等动态干扰存在时,普通的滑模控制算法可以解决PID算法不能解决的滞后、平顶等问题,但是跟踪的快速性却往往没有PID控制效果好。因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演的滑模控制策略,并在二阶位置伺服系统中得到应用,从理论上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训鸣;林晓焕;;飞机座舱模拟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5期
2 张克志;钱锋;;一种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补偿方法[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0年03期
3 胡剑波,陈新海;反馈线性化系统的非线性预测滑模控制[J];航空学报;1997年05期
4 曹邦武,姜长生,陈谋;非线性飞控系统的滑模PI混合模糊逻辑控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王庆超;岑小锋;马兴瑞;;挠性航天器旋转机动的输入成形变结构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5期
6 鹿存侃;闫杰;杨淑君;钟都都;;基于模型参考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滑模控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7期
7 陈永亮;沈宏良;刘昶;;飞机深失速改出特性分析与控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王帆;沈红;李树成;;介质弹性对风洞液压控制系统影响的分析与测试[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1期
9 段富海,何长安,章卫国,沈毅;反馈线性化与连续滑模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控制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陈洁;施建洪;顾文锦;赵红超;;飞航导弹的地形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J];飞行力学;2007年02期
11 马先龙;周军;;基于滑模控制的末端能量管理方法[J];飞行力学;2007年03期
12 高有涛;陆宇平;徐波;;卫星编队飞行的神经网络滑模控制(英文)[J];应用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13 赵霞;姜玉宪;吴云洁;;交会对接绕飞段多模态滑模控制[J];宇航学报;2010年01期
14 胡孟权,王建培;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在重构飞行控制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2年06期
15 黄永安,邓子辰;基于有限元模型的飞行器柔性附件分散化滑模控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5年03期
16 管萍;刘小河;刘向杰;;挠性卫星的变结构姿态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17 吴东苏;顾宏斌;;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7年05期
18 吕建婷;马广富;宋斌;;偏置动量轮控卫星姿态控制[J];控制工程;2007年06期
19 靳永强;刘向东;邱伟;侯朝桢;;刚体航天器姿态跟踪的时变滑模控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8年04期
20 朱良宽;马广富;侯云忆;张利国;;挠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明;李运华;;高性能滑模控制算法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上保;朱粤松;;前缘襟翼控制系统通道输出一致性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冯源;贺乃宝;高倩;龚成龙;姜长生;;基于模糊控制的近空间飞行器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王子瑞;刘磊;王永骥;;基于新型动态积分滑模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莉;伍清河;;三自由度悬浮系统的全程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贺乃宝;姜长生;高倩;龚成龙;;近空间飞行器Terminal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缪存孝;房建成;孙丁圣;高延灏;;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小型无人飞行器风扰控制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8 张学祥;;提高计算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精度的几点措施[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宋旭民;陈勇;;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与仿真研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娴;程月华;姜斌;;基于滑模观测器和变结构控制的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梅;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樊琼剑;多无人机协同编队仿生飞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路波;零重力环境模拟气动悬挂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朱彦伟;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陈永亮;飞机大迎角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高志峰;复杂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及其在近空间飞行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李元凯;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随动跟踪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闫鑫;基于滑模的航天器执行机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高有涛;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春光;飞行模拟器传输延迟补偿与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东;起落架四点布局无人机地面滑跑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吴亚坤;新型直驱式电液伺服飞行模拟器单通道驱动装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丽新;基于滑模理论的四旋翼直升机的姿态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姚林晓;旋转柔性智能结构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亚静;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张伟;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郭延宁;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王俊生;四旋翼碟形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徐巧林;无人直升机鲁棒及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彭昌;迭代学习滑膜控制及其在加载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