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6-SPS三维平台机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刚度分析

金振林  高峰  
【摘要】:介绍6-SPS三维平台机构的布局特点,定义基于6-SPS三维平台机构新型并联机床的刚度性能指标并分析刚度性能指标与机构几何参数关系,为该并联机床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海东;韩玉;杨炳恒;;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概念设计与运动分析[J];机械传动;2011年08期
2 孙宏昌;戴怡;李丽娜;张建民;罗奕;;PRS-XY混联数控机床运动学仿真件开发[J];工具技术;2011年07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振林;高峰;;基于6-SPS三维平台机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刚度分析[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2 谢殿煌;张同庄;丁洪生;何小妹;付铁;李华锋;许进忠;;基于RT-Linux的并联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艳琴;;并联机床与开放式数控系统[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高峰;;并联构型装备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5 何小妹;丁洪生;付铁;孙厚芳;;并联机床运动学标定研究综述[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何小妹;丁洪生;付铁;孙厚芳;;并联机床运动学标定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7 刘文涛;李兵;王知行;;并联机床误差的空间分布形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机构学年会暨首届青年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袁剑雄;王知行;李建生;徐秀敏;;并联机床电主轴干涉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迎新;;Rexroth MTC200数控系统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谢殿煌;张同庄;丁洪生;何小妹;付铁;李华锋;许进忠;;基于RT-Linux的并联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霞;基于虚拟样机的并联机床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卢强;基于stewart平台机构的并联机床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范守文;混联结构并联机床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世军;混联机床中并联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郭祖华;并联数控刀具磨床的动力学优化设计[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谢红;五杆五环并联运动机床开发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韩先国;并联机床相关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陈修龙;面向并联机床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金振林;新型六自由度正交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10 郑魁敬;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机构学分析与控制系统开发[D];燕山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刚;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床系统运动学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彭效海;可移动并联机床加工几何误差建模与补偿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洋;外铣式并联机床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4 孙浩;5-UPS/PRPU并联机床的误差标定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5 于鹏;并联机床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覃艳明;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03年
7 杨丹;六自由度并联机床的运动学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8 郭联合;6PUS-UPS并联机床运动学标定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9 李聪;6PUS-UPS并联机床动力学性能分析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孙哲;6-UPU型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学军;哈量集团新一代并联机床亮相[N];中国船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严曼青;并联机床:实质运作 多家竞争[N];机电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由庆祝;哈量研制出国际顶级LINKS-EXE700并联机床[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通讯员 宫长江记者 李丽云;国内首台新一代并联机床在哈问世[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由庆祝;国内首台新型并联机床在哈量下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6 田勇;国内新一代并联机床问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胡启林;直线电机与并联机床:机床技术创新典范[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兰海侠;五强联手 新一代并联机床试水中国市场[N];机电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兰海侠;哈量集团:率先实现并联机床产业化[N];机电商报;2006年
10 记者  朴淑瑜;我国新一代并联机床具有八大特点[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