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洞察报告
【摘要】:一人独酌·以低速封闭场景下的功能探索为基础,主机厂在逐步推动辅助驾驶应用场景的多元化,预计2025年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或超60%,感知功能的升级推动传感器硬件性能的提升。·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的结合可降低感知误差,提供的点云信息可帮助感知模型在物体检测语义分割、目标行为预测、车辆定位上提供更高的准确度。应用需求技术发展·半固态扫描方案:半固态扫描激光雷达已可满足ADAS功能需求,相关技术已较为成熟,未来将通过商用反馈积累经验进行产品的升级改进。·固态扫描/非扫描方案:固态扫描OPA技术在天线阵列设计及波长调整技术的成熟度上距离商用仍有一定距离,固态非扫描Flash方案受VCSEL及SPAD器件的发展或将率先实现乘用车商用。·光学探测方案:短期ToF探测方式+905 nm光源方案可为激光雷达乘用车大规模商用提供较高性价比,未来随着FMCW探测技术的成熟将带领1550 nm光源实现高性能激光雷达量产方案。·集成技术:光子集成技术是实现激光器与其他器件单片集成的关键技术,相对于微电子集成技术落后约30年,需要长期投入实现突破。商业发展·市场规模:受益于乘用车辅助驾驶功能发展及Robotaxi持续开城运营,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自2021年4.6亿元增长至2025年54.6亿元,实现85.7%的年复合增长率。·商业模式:汽车供应链中主机厂的参与度逐渐加深为激光雷达企业带来了直接与主机厂合作的机会,不同厂商依据自身实力选择不同的服务策略,逐步向Tier 1供应商靠拢,为主机厂提供整套感知解决方案。
|
|
|
|
1 |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洞察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2年第4期)[C];2022年 |
2 |
王明华;;光子集成与光信息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
3 |
恽斌峰;胡国华;崔一平;;微波光子集成芯片[A];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射频光纤、微波光子学、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模拟应用系统技术专辑[C];2015年 |
4 |
陆宽;康凯;陈守谦;;光子集成平面干涉测量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8年 |
5 |
戴道锌;;多模硅光子学研究[A];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光纤、波导器件和传感器专辑[C];2015年 |
6 |
于高;;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
7 |
黎星云;秦璐;张家顺;任梅珍;安俊明;杨晓红;许兴胜;;通信波段硅基二氧化硅片上可调谐量子干涉仪[A];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