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大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过程的理论研究
【摘要】:将描述电磁波的Maxwell方程组和简化的等离子体流体方程组耦合数值求解,对微波电离大气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对于单束微波大气击穿,发现在高气压产生的等离子体为分离的丝状结构,中等气压下等离子体为分离的片状或"鱼骨"形结构,低气压下等离子体为连续区域。等离子体区域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和平行于电场方向的移动规律不同,后者由于等离子体两端存在强场区,等离子体区域在高气压下沿电场方向被拉长。对于垂直相交相干微波束,只有当初始电子出现在(或到达)强场(干涉加强)处,电子才会被加速并与本底气体发生碰撞电离,在放电的开始阶段,等离子体区域主要沿着强场区运动,并逐渐形成一个由分立的丝状等离子体组成的带状区域。这个带状等离子体区域足够长以后,将等离子体两侧的两束微波分割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等离子体附近的强场区,先后出现新的等离子体带。比较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干束产生的等离子体区域比非相干束大。
|
|
|
|
1 |
;强场非次序三重电离亚光周期动力学的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0年06期 |
2 |
余万伦;强场图象中的Trees修正[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3 |
杨淞,姜波,沙国河,徐大力,楼南泉,解金春;用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飞秒强场中的电离动力学[J];化学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
4 |
杨晓华;苗向阳;;氢分子离子在强场中的电荷共振增强电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
5 |
王红艳,唐永建,王朝阳,朱正和;强场对Au_4团簇性质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
6 |
蒋光和;ZnW0_4:C_r~(3+)的基态精细光谱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7 |
曾凡光,刘钟栋,富笑男;微波强场中的光谱激发现象[J];光谱实验室;1999年02期 |
8 |
辛国国;赵清;刘杰;;非序列双电离向饱和区过渡的电子最大关联度[J];物理学报;2012年13期 |
9 |
余运佳,肖立业;第十六届国际磁体工艺会议概况[J];低温与超导;2000年01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