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目的:左心室是心脏活动中最为典型的一个腔体,左心室的受力,形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仿真方法是利用圆柱或者椭圆为基础建立一个理想的几何模型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本文基于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建立一个真实的人体心室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直观上表现了在相对真实条件下心室的受力情况。方法:本文根据一套含有211张的人体心脏CT图像的数据进行心室几何模型的三维重建。相邻图像层间距为0.5mm。利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中的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的方法进行初次处理,之后对照心
|
|
|
|
1 |
谢红卫;祁建敏;陈法新;;CT图像重建方法在半影成像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S1期 |
2 |
刘春华;潘晋孝;;锥束ART算法的并行运算实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年03期 |
3 |
王革,Seung WookLee;论锥束CT扫描Grangeat-型 Katsevich-型的算法(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年02期 |
4 |
张慧滔,田娟,陈明,张朋;新的超分辨CT扫描模式和图像重建方法[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5年03期 |
5 |
李亮;陈志强;康克军;张丽;邢宇翔;;感兴趣区域CT图像重建方法及模拟实验[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年01期 |
6 |
王志伟;于强;舒春梅;谭润初;贺奇才;;计算机模拟CT滤波反投影重建的方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
7 |
王本,王革;锥束CT图像重建算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1年02期 |
8 |
任变青,潘晋孝;岭估计算法作图像重建的仿真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9 |
金国英;罗戎蕾;汪元美;;基于不可分离MRA的小波图像重建[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7年01期 |
10 |
任变青;;松驰参数对图像重建的影响[J];硅谷;2010年03期 |
11 |
江根苗,连兵,刘晋军,王怀志;CT图象重建的算法优化和代码优化(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S1期 |
12 |
邹永宁;王珏;蔡玉芳;;基于窄角扇束CT多次扫描的局部重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2期 |
13 |
张连顺,张春平,王新宇,祁胜文,田建国;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模型及图像重建[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04期 |
14 |
丛鹏;大型集装箱CT系统图像重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5期 |
15 |
肖斌;ICT图像重建并行处理技术简介[J];计量技术;2004年09期 |
16 |
邸燕,常宏宇;Radon变换在断层成像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12期 |
17 |
张顺利;ART算法几种重建模型的研究和比较[J];航空计算技术;2005年02期 |
18 |
刘琪;卢辉;崔彩峰;;不变矩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9 |
郑欣;曲鑫;;新超短扫描扇束重建算法[J];硅谷;2008年08期 |
20 |
吴梦源;朱宏擎;;两变量离散正交多项式及其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