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力与弹性结构的耦合作用
【摘要】:固体的表面应力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与弹性结构会产生复杂的耦合作用,在微纳米尺度上引起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本研究运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几个典型的"表面-弹性耦合"问题进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考虑弹性结构具有固体表面应力时的粘附和大变形力学行为;(2)液滴诱发的弹性结构的反常变形;(3)液滴、微梁和碳纳米管粘附时的统一分析框架。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表面力与弹性结构的耦合机制、研发新型的传感器和微小器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1 |
徐则民;姚军辉;;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6年03期 |
2 |
刘宁,严国清,童伟;Gd掺杂对La_(0.67)Sr_(0.33)CoO_3、La_(0.67)Sr_(0.33)MnO_3体系磁行为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3 |
李庆祥;孙炳楠;顾正维;;考虑空气耦合的薄膜结构动力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6年04期 |
4 |
王宏伟;张小雷;魏山峰;康宏;;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
5 |
边宇虹;田振国;白象忠;;载流条形悬臂薄板的非线性磁弹性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6 |
王刚;赵文军;;地下管道纵向摩擦阻力分析[J];内江科技;2007年05期 |
7 |
王国玲;秦勇;;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地质动力学控制因素[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2期 |
8 |
黄洁;姚建林;顾仁敖;;硫氰根在金银复合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9期 |
9 |
陈桂林;;土体参数变化对框架与片筏受力与沉降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2期 |
10 |
袁权,石屹峰,虞星炬;液膜耦合作用促进生物转化[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5期 |
11 |
袁艳红,李锋;层间耦合对多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
12 |
鲜学福;;书评——赵阳升著《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
13 |
林祥,尹宝树,王义刚,侯一筠,陈君;海洋动力要素耦合作用对悬浮物质输移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4 |
刘衡秋;胡瑞林;;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形成机制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
15 |
赵煜;;浅谈全球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J];甘肃科技;2009年13期 |
16 |
苏长安,姚立红;新型手性衍生化试剂MTPEA~(13)CNMR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7 |
梁俊红,姚玉增,金成洙,王建国;金矿床热液成矿体系的耦合作用研究[J];地质与资源;2001年01期 |
18 |
夏唐代;周新民;;气饱和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9 |
李珂;唐红梅;易丽云;陈洪凯;;泥石流沟岸耦合三维数值仿真[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20 |
梁华伟;石顺祥;马琳;李家立;;多波导阵列耦合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