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桂秋;;C_(60)团簇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8年02期 |
2 |
师勉恭,杨百方,缪竞威,朱洲森,唐阿友;H_7~+团簇离子的测量[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3 |
巨新,施朝淑,唐孝威,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团簇离子In_xP~+_y激光蒸发的产生[J];物理学报;1994年10期 |
4 |
杨朝文;缪竞威;王广林;刘晓东;师勉恭;;MeV氢微团簇离子与固体介质的电荷交换[J];物理学报;2006年11期 |
5 |
杨百方,缪竞威,杨朝文,师勉恭,刘晓东;H_3~+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02期 |
6 |
杨朝文,V. A. Khodyrev,V. S. Kulikauskas;H_2~+,H_3~+团簇离子在沟道条件下的背散射质子产额测量[J];物理学报;2003年08期 |
7 |
巨新,魏坤,施朝淑,唐孝威,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Si_xN~±_y团簇离子的形成和稳定性研究[J];中国激光;1994年12期 |
8 |
丁富荣,史平,王尧,何卫红,聂锐;载能团簇离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4年03期 |
9 |
尹晓明;宋远红;王友年;;C_(20)离子团簇在氧化物中穿行时库仑爆炸过程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10 |
牛冬梅,李海洋,梁峰,温丽华,罗晓琳;应用协方差分析研究纳秒强场下氨的库仑爆炸过程[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
11 |
缪竞威
,杨百方
,郝士琢
,蒋增学
,师勉恭;1.7MeVH_2~+在碳膜中的库仑爆炸[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2 |
吴美萍,朱雷;高功率红宝石激光脱附的铜团簇离子的速率和能量分布[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01期 |
13 |
赵子强,戴俊峰,陈志颖,郭之虞;碳团簇C_n~+(n=1-5)注入CR39树脂的吸收光谱研究[J];核技术;2005年03期 |
14 |
杨百方
,郝士琢
,蒋增学
,师勉恭
,缪竞威;库仑爆炸和三原子分子离子结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5 |
邱华檀,王友年;快速C_(60)离子团在固体中的库仑爆炸过程Ⅰ球壳层模型[J];物理学报;2000年08期 |
16 |
邱华檀,王友年;快速C_(60)离子团在固体中的库仑爆炸过程Ⅱ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00年08期 |
17 |
刘振红,王艳秋,王利,何国钟;飞秒激光强场中CH_2I_2和CH_2ICl的电离解离[J];科学通报;2004年19期 |
18 |
杨百方,缪竞威,师勉恭,唐阿友,朱洲森;H_2D~+的束缚能和结构测量[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9 |
乐仁昌,林刚勇;理想条件下氦氡团簇离子垂直移动速度的理论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09期 |
20 |
赵子强;硅团簇Si_n~+(n=1—3)注入Si单晶性质的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