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崔涛于达仁鲍文  
【摘要】:正研究归纳了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流动和超声速燃烧过程存在的一类共性现象:突变、滞后和分岔。分析发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边界在空间中的分布存在着规律性——拓扑不变性,基于这一认识,提出利用拓扑学方法建立超燃冲压发动机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文科;李旭昌;何至林;宋亚飞;;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研究概述[J];飞航导弹;2011年03期
2 雷英汉;;圆截面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实验(Ⅰ)模拟飞行马赫数4.4[J];飞航导弹;1989年04期
3 钟梓鹏;宋文艳;林宏军;肖隐利;陈亮;;超燃冲压发动机煤油燃烧加热器设计中的流场计算[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建平;宋文艳;陈亮;;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2期
5 温杰;;X-51A验证机首次公开亮相[J];现代兵器;2009年08期
6 曾慧;白菡尘;朱涛;;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及飞行验证计划[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0年01期
7 卢彬;史新兴;林敏;牛军;鲍文;;基于LMI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鲁棒PI控制器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8 苏义;李大鹏;刘卫东;;超燃冲压发动机混合增强技术[J];飞航导弹;2006年11期
9 李建平;宋文艳;李卫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方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盛德林;李文杰;;一种新概念高超声速推进方案——激波引燃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9年06期
11 王玉峰;吴宝元;王东东;;变比热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的影响分析[J];火箭推进;2010年02期
12 沈娟;李舰;;HIFiRE项目研究概述[J];飞航导弹;2010年11期
13 赵军;;美国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近期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航天制造技术;2010年06期
14 王辽;徐旭;;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氢燃烧加热器流场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8期
15 李建平;宋文艳;邢影;罗飞腾;;几何参数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8年06期
16 蒋劲;张若凌;乐嘉陵;;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稳态热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2期
17 魏奇;苏鑫鑫;;超燃冲压发动机用液体正烷烃燃料的燃烧特性[J];飞航导弹;2010年11期
18 卢鑫;岳连捷;肖雅彬;张新宇;;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流线追踪设计[J];推进技术;2011年01期
19 李建平;宋文艳;;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年02期
20 王乐明;李军;刘迎春;;某型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二维数值模拟[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涛;于达仁;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的突变、滞后、分岔及建模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2 张新宇;陈立红;;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与思考[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3 卢传喜;王铁军;蒲旭阳;焦伟;;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再起动性能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周林;孙德军;杨基明;;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际工况的性能分析[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陈立红;张新宇;;不同收缩比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的数值研究[A];第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于达仁;崔涛;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控制问题[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杨顺华;钱炜祺;肖保国;乐嘉陵;;化学动力学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吴海燕;杨强;林志勇;汪洪波;;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两相流燃烧特性仿真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9 陈强;张新宇;;燃烧释热规律对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魏鑫;孙冰;郑力铭;;超燃冲压发动机前体/进气道热结构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照辉;考虑飞/推耦合特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肖保国;碳氢燃料简化动力学模型和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在超燃并行计算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9年
3 王成鹏;非对称来流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气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王兰;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非结构网格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5 邢建文;化学平衡假设和火焰面模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6 潘余;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刘晨;复杂燃烧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丁猛;基于凹腔的超声速燃烧火焰稳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潘瑾;超声/高超声速非均匀来流下曲面压缩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贺旭照;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气动热数值模拟和超声速流动的区域推进求解[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耸;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曹瑞峰;面向控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超;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杨明;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董贤蒙;超燃冲压发动机建模与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刘志琦;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马静;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通道冷态流场的PIV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蒋劲;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再生冷却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剑;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完成地面试验[N];中国航天报;2008年
2 温杰;X——51A验证机蓄势待发[N];中国航空报;2010年
3 ;21世纪的航空前沿技术[N];北京科技报;2002年
4 张晋平;美国X-43A验证机试飞成功[N];中国航空报;2004年
5 赵彦;研究高超声速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2年
6 柴晓东 王华胜 周新红;高超音速作战平台 挑战现有联合作战体系[N];解放军报;2011年
7 周新红;全球打击利器:高超音速武器[N];国防时报;2010年
8 黄新;2020年:空天飞机扎堆[N];国防时报;2010年
9 黄峰;美军高超音速武器重出江湖[N];中国国防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