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宁台永鹏  
【摘要】:正基于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方法,采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悬架半主动控制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选取模型相应参数。但考虑到时悬挂部分的位移或速度状态量不能直接测量,设计了滑模观测器进行状态观测,为了提高滑模观测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分数阶积分器并给出设计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德孚,刘晓璞,李晓雷;车辆悬架减振器外特性的高频畸变与高频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2 孙晋厚;索双富;肖丽英;;车辆悬架主动控制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0期
3 孙建民;;油气悬架的应用及关键技术评述[J];煤矿机械;2007年04期
4 刘韶庆;周孔亢;袁善发;姚斌;贾永枢;;用于车辆悬架的磁流变减振器研究动态[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1期
5 王健;余贵珍;张为;李丹华;丁能根;;基于滑模观测理论的车辆质心侧偏角估算[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何正琛;周臻;;车辆悬架缓冲弹簧的稳定性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成洁;;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技术[J];城市车辆;2008年07期
8 徐伟;周长城;孟婕;赵雷雷;;汽车悬架阻尼匹配研究及减振器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年06期
9 张慧鹏;师帅兵;张晓娟;;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动态特性[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年02期
10 张红辉;童静;徐海鹏;;车辆悬架磁流变阻尼器动态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1 张振华;董明明;;2自由度车辆悬架线性模型最佳阻尼比的解析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12 赵林辉;刘志远;陈虹;;一种车辆状态滑模观测器的设计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年04期
13 丁法乾;张立民;;非线性阻尼悬架车辆的随机振动[J];车辆与动力技术;1991年02期
14 张庙康;;车辆悬架模糊神经网络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6年02期
15 周长城;任传波;;最佳阻尼匹配减振器阀片厚度优化设计与特性试验[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6 陈兵;曾鸣;尹忠俊;;基于反向递推的主动悬架控制设计与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3期
17 王健;余贵珍;张为;丁能根;;基于滑模观测和模糊推理的车辆侧翻实时预警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6期
18 江浩斌;耿建涛;张孝良;王涛;;基于虚拟样机模型的车辆蓄能悬架联合仿真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12期
19 郭树起;杨绍普;郭京波;;1/4车辆磁流变悬架非线性振动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0 陈兵;曾鸣;尹忠俊;;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宁;台永鹏;;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车辆悬架分数阶半主动控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宁;王乃洲;刘微;;分数阶滑模观测器及其在车辆悬架控制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赵海艳;陈虹;苏海涛;丁海涛;郭洪艳;;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汽车轮胎力估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清;项俊;陈立平;孙营;;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试验验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叶盛;贾会星;;关于铰接式车辆侧翻过程的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杜念慈;王安麟;何绍华;徐刚;;轮式铰接车辆的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文涛;张亚辉;林家浩;;客车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特性与疲劳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韶华;杨绍普;路永婕;;重型汽车液压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杨普;宋广瑞;;轮胎对车辆跑偏的影响[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袁伟涛;;汽车座椅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发展动态[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首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建生;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系统半主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李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操纵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维锐;车辆悬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韶庆;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5 吴参;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孙建民;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杨小卫;磁流变减振器磁路分析及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于显利;车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来飞;基于电磁作动器的车辆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黄海波;轿车轮胎非正常磨损机理及使用寿命预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寺专;车辆悬架部件疲劳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梁栋;特种车辆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永涛;车辆悬架优化控制与汽车平顺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健;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苏海涛;汽车非线性轮胎力的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常少雷;某汽车油气悬架主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罗佳;基于CAN总线技术的车辆悬架应力测试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8 丁海涛;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徐玉兵;煤层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中的观测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应亮;MR阻尼器驱动的智能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