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表面弹性对裂纹尖端场的影响

王刚锋  傅孝龙  
【摘要】:表面附近材料的性质不同于体内。本文基于表面弹性理论分析Ⅰ型和Ⅱ型裂纹尖端场。通过局部渐进分析方法和有限元计算,我们研究了表面弹性对裂纹尖端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减小到纳米尺度时,表面效应显著改变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状态;而在远场,表面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万顺;李星;;功能梯度/压电材料层合中裂纹对SH波的散射[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米玛;;钢板局部增强受弯构件的抗裂机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3 茹忠亮;朱传锐;赵洪波;;基于水平集算法的扩展有限元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7期
4 平安;王德俊;;零件局部应力—应变计算新方法[J];机械强度;1992年02期
5 马润勇;彭建兵;潘爱芳;;表面附近I型非对称裂纹扩展路径的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胡克强;李国强;朱保兵;;压电-压磁板条中反平面裂纹的电-磁-弹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5期
7 张瑞玲;陈彩虹;皇甫昱;;各向异性材料中反平面剪切型裂纹对应力波散射的非局部理论解[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黎庆;;斜裂纹应力扩大系数的评价方法[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田常海,陈浩然,苏洪英,崔元山;复合型裂纹的裂纹面扭转角[J];应用力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李洪洋;王仲仁;;应力莫尔圆变化分析及其在典型液力塑性成形中的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1 唐雪松;;含中心裂纹正交各向异性板均匀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场解析解[J];工程力学;2007年03期
12 郝亚娟;白象忠;;ULE法求解横向绕流条件下固支弹性薄板[J];工程力学;2009年11期
13 张琳楠;秦太验;李晓娟;朱伯靖;;磁电热弹耦合材料弹塑性断裂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4 张平豪;吴新跃;李琦;;橡胶-金属环疲劳寿命预测[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15 冯慧娟;冯露;亢一澜;沈珉;康娴;沈铠铠;李洁;陈艳梅;王晰;;树木表面裂纹形成的生物力学机制[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6 周继根;“各向同性”的一个等价性质[J];力学与实践;1985年03期
17 蒋智翔;郑思梁;付承诵;陈正新;黄克智;;由横向稀肋加固的斜锥壳的渐近解法[J];固体力学学报;1985年04期
18 宋淑慧;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力状态的光弹贴片法监测[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9 汪雅棋;沈超明;黄海燕;;测定钢材切变模量实验方法的改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11期
20 朱乃龙;脆性材料损伤的概率统计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锋;傅孝龙;;表面弹性对裂纹尖端场的影响[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西成;朱建士;陈裕泽;;内爆加载下圆筒的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黄干云;余寿文;;功能梯度材料力学行为中的旋转梯度与表面效应[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徐广涛;范翠英;赵明皞;;HEDD-CSM在平面压电断裂问题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解放;董春迎;;三维夹杂裂纹问题中的一个积分公式[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秦太验;张琳楠;朱伯靖;;磁电热弹性耦合材料粘弹塑性断裂问题[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傅孝龙;王刚锋;;表面效应对Ⅰ型裂纹尖端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晓娟;秦太验;朱伯靖;李景珣;;磁电热弹材料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陈伟球;;刚性压头与压电材料的粘附接触[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罗俊;;反平面载荷作用下纳米钝裂纹端部应力场及螺位错发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涛;表面效应对微管道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3年
2 黄殿武;表面应力对微结构元件力学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刘天祥;宏观—微观热弹塑性粗糙表面接触问题的EFG-FE耦合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立清;工程中含接触问题的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刘钧玉;裂纹内水压对重力坝断裂特性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范翠英;压电压磁固体断裂理论及数值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陈刚;半穿甲战斗部弹体穿甲效应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8 钟献词;磁电弹性介质的断裂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任中俊;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及扩展的岩石混凝土三维细观损伤模型[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周跃亭;功能梯度材料中界面裂纹对弹性波的散射及热断裂问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FRANC2D/3D网格技术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天旭;电场对材料表面硬度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赵建华;断裂力学在桥梁裂纹检测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8年
4 陈耀坤;应力状态对金属材料损伤演化和断裂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智慧;金属材料裂纹体与无裂纹体统一断裂理论若干问题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磊;裂纹尖端场的有限元分析与裂尖结构演化行为[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姜公锋;基于塑性强化效应的典型材料极限承载能力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8 马晓荣;聚合物诱导裂纹闭合抗疲劳效应的有限元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荣欣;裂纹与夹杂之间的构型力及Ⅱ型裂纹裂尖塑性区的屏蔽效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云涛;扩展裂纹的位错分布函数初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