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轴力分布函数和位移分布函数间的关系模型
【摘要】:为了从荷载传递微分方程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非线性解析解,建立一种简单的沿桩长轴力分布函数和位移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模型U(z)-△(z)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建立经验公式类数学模型的方法,从几何作图法获得的U(z)-△(z)曲线的形状入手,通过对若干个数学模型的试算,确定了指数形式的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意义和确定进行了讨论,认为参数η,b只与桩顶和桩底位移有关。
|
|
|
|
1 |
温世游;关于“描述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幂函数模型”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
2 |
许宏发;对“描述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幂函数模型”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
3 |
吴传波,凌辉,李熹;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的预测[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
4 |
叶金生,康祝远;抗拔桩荷载传递分析及上拔量允许值的确定[J];安徽建筑;2000年03期 |
5 |
林红武;抗拔试验桩的受力分析[J];铁道建筑;2004年04期 |
6 |
周佩沿,雷雄武,梁宇;广州新体育馆中央能源中心及停车场的基础设计与施工[J];广州建筑;2002年04期 |
7 |
郭增强,曲力群,吴兴序;嵌岩抗拨桩的试验受力分析[J];东北公路;2003年03期 |
8 |
王明;马长波;;现场抗拔桩的双曲线法承载力预测[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
9 |
侯月波;;抗拔桩在箱梁静载试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3期 |
10 |
沈建明;;抗拔桩承载力取值的探讨[J];岩土工程界;2006年06期 |
11 |
杨桦;吴宝杰;;地质雷达在某工程抗拔桩断桩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11期 |
12 |
姜平;张程博;;后压力注浆技术在某工程抗拔桩施工中的应用[J];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2011年03期 |
13 |
刘皓,钟益村,孙仁范;南京太阳宫广场桩基设计[J];建筑科学;2001年04期 |
14 |
陈旭伟,葛炜;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抗拔试验分析与应用[J];建筑技术;2005年03期 |
15 |
李晓忠,张莉;地下室应用抗拔桩抗浮的设计[J];辽宁建材;2005年04期 |
16 |
陈江林;;浅谈某地下工程抗浮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年06期 |
17 |
陈丽娜;;地下车站抗浮设计与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6期 |
18 |
贾琦;;基于双曲线模型的抗拔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12期 |
19 |
孙晓立;唐孟雄;周治国;;抗拔桩变形的弹塑性解析计算[J];工业建筑;2010年03期 |
20 |
许宏发,钱七虎,金丰年;描述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幂函数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