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红层软弱夹层蠕变试验研究
【摘要】:在万州侏罗纪红层中,连续分布多层产状稳定、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容易成为岩质滑坡的滑动面。万州区近水平滑坡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为了从力学角度阐明万州区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万州区红层软弱夹层进行了排水蠕变试验,以研究软弱夹层的流变性能。采用Singh-Mitchell模型描述了软弱夹层的蠕变特性,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探讨,为从力学机制研究万州区近水平滑坡的成因机制提供模型和参数。
|
|
|
|
1 |
吴江,程温鸣,孟晖,李媛;重庆市万州区2004年汛期群测群防避大灾一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4期 |
2 |
樊晓一;乔建平;;三峡库区万州滑坡多重分形特征[J];灾害学;2006年03期 |
3 |
谢文彬;;万州区科协引导农技协走“品牌富农”路成效显著[J];科协论坛;2011年08期 |
4 |
黄小云;重庆万州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
5 |
李静会,杨幸,梁志荣,覃林;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经济损失[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6 |
王广德;葛华;刘汉超;吉峰;;重庆市万州区塌岸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03期 |
7 |
余顺慧;彭黎立;邓洪平;;万州区遭受入侵植物危害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
8 |
余顺慧;邓洪平;;重庆市万州区入侵植物区系特征与成灾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9 |
张虹,赵纯勇,杨华;基于组件的滑坡点易损性评价地理信息系统——以重庆市万州区吴家湾滑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2期 |
10 |
李丽;张维奇;;基于遥感和GIS万州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分析[J];江西能源;2006年02期 |
11 |
谢付杰;廖铁军;唐宁;;重庆市万州区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12 |
杨宗佶;乔建平;陈晓林;田宏岭;;三峡库区万州侏罗系红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2期 |
13 |
刘兆顺;李淑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重庆万州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
14 |
覃庆梅;林孝松;唐红梅;陈洪凯;;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5 |
段渝萍;魏大江;;重庆万州区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
16 |
简文星,殷坤龙,马昌前,刘礼领,张超;万州侏罗纪红层软弱夹层特征[J];岩土力学;2005年06期 |
17 |
吉锋;葛华;刘汉超;王学武;;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塌岸现状调查[J];山地学报;2007年02期 |
18 |
谢文彬;;万州区“科技特派员”山乡显身手[J];科协论坛;2007年08期 |
19 |
;万州区农民谭明海自办科普文化大院[J];科协论坛;2007年12期 |
20 |
曾凡海;张勇;张晟;杨春华;雷波;;基于RS与GIS的三峡库区万州区近22年土地利用变化[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