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在压缩机振动控制中运用ANSYS多物理场

鲁录义  顾兆林  何家胜  
【摘要】:往复式压缩机工作时,管道内的气流脉动与管道系统的机械振动同时存在,气流脉动会进一步引起管道系统的机械振动。由于气流脉动与机械振动两个振动系统的耦合作用,仅控制其中一个振动系统无法解决压缩机的振动问题。考虑流固耦合的复杂性,目前对于两种振动系统大都采用独立的模块进行分析,两者不能协同作业,且工作量大、精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压缩机气流脉动—机械振动一体化模型,利用ANSYS的多物理场实现气流脉动与机械振动的高度耦合。该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在预处理上能够通过一次输入完成两项数值分析,从而大大节省时间与精力,减少了压缩机特别是多级压缩机建模过程中的出错率;程序通过采用了三维物理模型代替以往的一维模型,并加入流固耦合边界条件,不仅提高了模拟精度还增加了可视化效果。气流脉动分析的结果可以直接为机械振动分析所用,避免了数据的转化过程中精度损失和时间消耗。气流脉动-机械振动一体化模型在某压缩机系统进行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虎;;往复压缩机工艺气管线气柱固有频率分析[J];通用机械;2008年12期
2 徐斌;冯全科;余小玲;;往复压缩机级间管路气流脉动研究[J];压缩机技术;2009年03期
3 张士永;马静;;往复压缩机气流脉动及管道振动分析[J];压缩机技术;2011年01期
4 ;往复压缩机管线振动的控制[J];压缩机技术;2010年06期
5 卢云;;关于往复压缩机的缓冲器容积值的探讨[J];压缩机技术;2009年06期
6 鲍雨梅,盛颂恩,孙礼弘;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构建[J];压缩机技术;2003年01期
7 ;2009年《压缩机技术》总目次[J];压缩机技术;2009年06期
8 唐永进;往复压缩机管道防振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压缩机技术;2001年02期
9 刘树林,张嘉钟,黄文虎,时文刚;基于小波包与粗集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J];压缩机技术;2002年02期
10 李泽豪;顾海明;;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分析及减振措施[J];化工机械;2010年01期
11 贾振卿;往复压缩机的运行与维护[J];通用机械;2002年Z2期
12 窦唯,刘树林,孙明,陈业生;生物免疫机理在往复压缩机在线状态监测中的应用[J];流体机械;2004年05期
13 牛福春;顾海明;;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分析[J];压缩机技术;2008年01期
14 谢超;常攀;魏俊晓;;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测试分析[J];压缩机技术;2009年06期
15 王应来,张利平,尤磊;变频调速技术在往复压缩机上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0年06期
16 薛玮飞,杨晓翔,郭金泉;往复压缩机管系的实验模态分析[J];通用机械;2003年01期
17 郭文涛,陈黎明,祝捷;往复压缩机脉动缓冲器的容积确定[J];压缩机技术;2005年01期
18 武明杰;;往复压缩机的管理[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19 郭文涛;;脉动抑制装置在往复机运行中的作用[J];压缩机技术;2010年01期
20 刘允刚;段礼祥;么子云;;往复压缩机管线振动原因识别方法综述[J];压缩机技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录义;顾兆林;何家胜;;在压缩机振动控制中运用ANSYS多物理场[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鲁录义;顾兆林;何家胜;;在压缩机振动控制中运用ANSYS多物理场[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郭文涛;;往复压缩机管线的振动分析方法探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4 王智伟;张鹏;王金东;杜永军;王巍;;基于虚拟仪器的往复压缩机监测系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丁月敏;;探究往复压缩机的设计方案 以4M80(85)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窦唯;孙明;刘树林;;基于免疫机理的往复压缩机在线状态监测方法[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7 王金东;王巍;李宏灿;李新伟;;往复压缩机轴承故障的多重分形特征提取[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高晶波;王日新;徐敏强;夏松波;;基于时频分析的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9 赵海峰;刘树林;王宪明;徐艳;;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的瞬态特征提取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宏坤;马孝江;;基于PCA和SVM往复式压缩机状态识别方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海峰;基于HHT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刘成武;大型压缩机动力学分析与噪声预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别锋锋;基于局域波时频谱的往复机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怡;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陈海峰;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特性及安全评定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王刚;往复压缩机的数学模拟和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4 申大鹏;基于案例推理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5 贺玎;往复式氢气增压机管系的消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樊力可;往复压缩机出口管系的振动分析及消振措施[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邱江;矿用空压机气流脉动对设备运行效率及其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8 常磊;往复氢气压缩机管系振动原因分析及结构改进[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龙珍;4RDS压缩机及管系振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10 肖高棉;活塞式压缩机管道的振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廷俊;压缩机:向大型节能高可靠性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王玲玲李素平;强化“两翼” 通用机械行业大中谋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自主创新领风飞扬[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刁萃;流体机械业不可小觑[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陆■兴;水润滑空压机市场前景看好[N];中国工业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刘国栋;管理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N];沈阳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