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付真蔡永恩  
【摘要】:正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区发生了M_w7.6级的集集大地震,地震的破裂出现在南北向延伸的车笼埔断层上。主震发生后,台湾有关研究机构迅速在震源区增设了许多GPS观测台站(Yu等,2001),用于记录地表的震后变形,以期了解震源区深部的物理性质和应力状态。震后450天的GPS观测资料显示了地震之后断层附近仍然存在较大的地表位移,尤其是在断层的上盘(Yu等,2003)。本研究利用二维黏弹性LDDA方法,以GPS观测资料作为约束,对台湾集集地震震后450天的变形场进行了模拟,希望能够加深对震后变形产生机制的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惠菇;刘宝琛;;X光拷贝云纹栅光学倍增技术测量裂纹尖端弹塑性变形场[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5年03期
2 夏海廷;郭荣鑫;樊则宾;杨邦成;钱晓凡;程赫明;;数字全息法测量透明物体变形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年07期
3 马喜腾;叶绍英;;正交网格云纹法及其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5年01期
4 牛永强;胡秋实;闫德莹;刘贵全;胡小方;许峰;缪泓;张忠;;基于数字图像体相关的物体内部三维位移场分析[J];实验力学;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真;蔡永恩;;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后变形场的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刘杨;朱守彪;;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比较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仕勇;陈晓非;张海明;;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破裂特性的初步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海明;陈晓非;周仕勇;;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海明;陈晓非;周仕勇;;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张海明;陈晓非;周仕勇;;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春旺;邢永明;;纯铝中位错芯周围变形场的微观实验力学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8 安英玉;;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变形场结构[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9 朱守彪;蔡永恩;;利用台湾集集地震GPS观测反演地壳地幔黏性性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学锋;鄢亚东;李君;雷一鸣;寇哲君;戴棣;;复合材料结构件强迫矫正过程中的全场变形光学测量[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雪松;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高建新;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及其在力学测量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1989年
3 胡斌;深切峡谷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动态数值仿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杨帅;华北暴雨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翟莲;季冻区湖岸构筑物冻害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石永军;激光热变形机理及复杂曲面板材热成形工艺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巩翠芝;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木材微观力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8 赵春旺;位错与微裂纹的纳观实验力学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飞;脉冲激光冲击成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张红颖;医学图像配准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变形场测量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洋;几种典型材料中受压球形孔的扩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舒行军;电磁成形计算机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陶刚;时间序列变形场的检测技术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5 黄向明;矿用隔爆变压器箱体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湖南大学;2005年
6 赵海涛;载流圆柱薄壳的热磁弹性应力与变形分析[D];燕山大学;2007年
7 张军艳;硫酸盐渍土水盐热力四场耦合效应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魏欣伟;火焰弯板成形的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包林海;基于变形场测量的准脆性材料损伤模型及破坏规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胡宏勋;中厚板多道次热轧过程的复合解析数值法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