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电子束离子聚焦输运的粒子模拟
【摘要】:用PIC粒子模拟方法,模拟了束-离子通道系统中电子束传输的暂态过程,观察了束电子排空通道中等离子体电子的过程及通道中电子束聚焦过程,收集了随时间变化的粒子位置空间分布数据,得到了含时粒子运动图像。通过对模拟结果做数值分析,讨论了电子束加速电压、束流密度和等离子体密度比等参数对聚焦点的影响。发现聚焦点随束流能量增加而呈非单调的变化关系,认为束流能量变化通过多种作用机理对束流聚焦点产生影响,注意到束等离子体密度比较大时,聚焦点更靠近发射区,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解释。
|
|
|
|
1 |
余稳,蔡新华;用相对论电子束产生低能X射线新方案[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年02期 |
2 |
吴鸿兴;强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对撞产生X激光发射[J];量子电子学报;1988年04期 |
3 |
黄林;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2年03期 |
4 |
王润文;雷仕湛;;相对论电子束在周期场中辐射的粒子轨道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
5 |
傅恩生;相对论电子束在磁摆动器中的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3期 |
6 |
郝颖;263.net;俞俊生;王爱科;彭晓东;龙永兴;谭宝林;;带转动的相对论电子束在非中性等离子体柱状波导中传输的稳定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1期 |
7 |
谢鸿全;;相对论电子束与磁化等离子体的介电张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8 |
赵东焕,雷仕湛;电子束的发散性对自由电子激光器增益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7年02期 |
9 |
高劭宏,赵永蓬,王振胥,刘学龙,刘金成,王骐;电子束装置运行稳定性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4期 |
10 |
刘晶儒,袁孝,甘雨刚,赵学庆,易爱平,王晓红,王龙华,魏燕明,邱爱慈,孙瑞蕃;电子束泵浦百焦耳级准分子激光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1期 |
11 |
王敏;李京;;虚阴极产生微波的一些基本特性[J];计算物理;1996年01期 |
12 |
樊亚军,石磊,邱爱慈;相对论电子束在角向磁场中产生硬X射线的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6期 |
13 |
路灿云;王明红;;螺旋线圈摇摆器中自由电子激光的产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
14 |
郭振华,F.K梯特尔,W.L.威尔逊,M.C.斯梅岭,G.马日乌斯基;相对论电子束泵浦Xe_2Cl激光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1984年08期 |
15 |
陆瑞征;雷仕湛;;辐射泵浦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工作条件[J];应用激光;1988年01期 |
16 |
刘国治,刘乃泉,谢羲;电子束在气体中传输的最佳压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1期 |
17 |
闫春燕;张秋菊;罗牧华;;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相互作用中阿秒X射线脉冲的产生[J];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
18 |
周华芳;唐昌建;;相对论电子束在离子通道中的聚焦与输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1期 |
19 |
刘之景,贺贤土;相对论电子冷束流的静电双流不稳定性的解析和数值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
20 |
雷仕湛;驻波场Wiggler自由电子激光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