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蒲丽君;黄颂敏;;切应力对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物学影响[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09期 |
2 |
姜隽;齐颖新;姜晓华;纪素英;姜宗来;;TGF-β1在低切应力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J];医用生物力学;2009年S1期 |
3 |
江国伟,孙继虎,王克强,于彦铮,郦鸣阳;应力培养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1997年03期 |
4 |
李玉泉,王栋,张炎,丛兴忠,姜宗来;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PDGF-BmRNA表达的影响[J];解剖学报;2003年01期 |
5 |
张伟;潘君;郝莉娜;;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2期 |
6 |
马如纯;血液粘滞性及其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8年03期 |
7 |
吴立志,陈槐卿;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4期 |
8 |
姜宗来,丛兴忠,李玉泉,张炎,陈双红,张传森,杨向群;切应力作用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9 |
黄勋,王玲,丁肇华,陈槐卿;阶跃切应力对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的影响[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0 |
孙继虎,于彦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力学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7年01期 |
11 |
朱文云,邢海燕,李宏妹,马丽,金永娟;液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0年03期 |
12 |
李黔宁,应大君,戴光明,郑健;一种简易的平行板流动腔系统的应用[J];医用生物力学;2002年01期 |
13 |
张文胜,成敏,陈槐卿,吴文超,黄华;雌激素对低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
14 |
浏丹,许世雄,Y.T.Chew,H.T.Low,严隽陶,孙武权;血管粘弹性对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切应力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03期 |
15 |
丛兴忠,姜宗来,李玉泉,张炎,陈双红,张传森,杨向群;切应力作用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前列环素分泌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16 |
李玉泉,姜宗来,张炎,丛兴忠,王栋;切应力对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构筑及含量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1期 |
17 |
陈槐卿,丁肇华,王玲,黄勋;切应力作用下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流变特性[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8 |
张炎,李玉泉,王栋,丛兴忠,姜宗来;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构筑的影响[J];解剖学报;2002年04期 |
19 |
陈旭东,罗祺,罗毅男,赵刚,付方雪,胡继良,吴耀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切应力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
20 |
刘波,姜宗来,严志强,刘艳春,张炎,张峰,李玉泉;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形态学重建的影响[J];解剖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