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和铜线构造左手材料的数值分析
【摘要】:正 1968 Veselago[1]提出具有负折射系数的左手材料,2001年,Smith等人第一次制作出左手材料,从此,左手材料激起了科学界很强的研究兴趣。Veselago设想用导电的铁氧体实现左手材料,但由于电磁耦合作用这种设想很难实现。我们提出在铁氧体和金属线之间再加入绝缘材料用以降低电磁耦合作用,三者共同构造左手材料的微结构模型(图1),经过有限元计算证实它们都具有负折射系数。我们也考察了微结构对电磁透射性质的影响。
|
|
|
|
1 |
王浸芳;王天进;范永廉;梁炳文;;铋钙铟钒铁氧体单晶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8年03期 |
2 |
张坚;王力;胡礼初;曾国勋;张海燕;;掺杂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年05期 |
3 |
Андреева Л.Н.;Алексеев А.Г.;Корнев А.Е.;陈根度;;含多孔结构磁性填料的弹性材料[J];橡胶参考资料;1993年03期 |
4 |
华杰;刘梅;徐仕翀;张玉梅;尹基哲;李海波;;溶胶—凝胶法制备MeFe_2O_4/SiO_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5 |
华杰;刘梅;冯明;徐仕翀;尹基哲;李海波;;Co_(1-x)Ni_xFe_2O_4/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J];金属学报;2009年04期 |
6 |
阎鑫,胡小玲,岳红,卢锦花;纳米级尖晶石型铁氧体制备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8期 |
7 |
余跃东;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8 |
孟祥东,张晓芬,陈敬艳,柳福柱,李海波,宗占国;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纳米CoY_(0.1)Fe_(1.9)O_4铁氧体[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9 |
侯肖瑞;孙昌;冷亮;胡志坤;孙康宁;;微纳米吸波材料研究现状[J];现代化工;2006年S1期 |
10 |
沈国柱;徐政;蔡瑞琦;;基于铁氧体和碳纤维的双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7年01期 |
11 |
李凯;陈宏;王华;司宝财;郭亚军;;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合成BaFe_x(Ti_(0.5)Mn_(0.5))_(12-x)O_(19)(X=8,9,10,11,12)铁氧体粉末[J];应用化工;2007年03期 |
12 |
李凯;郭亚军;陈宏;司宝财;王华;;BaFe_9(Ti_(0.5)Mn_(0.5))_3O_(19)铁氧体粉末的合成及磁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7年04期 |
13 |
董相廷;范立佳;王进贤;高续波;刘桂霞;;静电纺丝技术制备NiFe_2O_4纳米纤维的表征[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4期 |
14 |
马素云;朱正吼;徐雪娇;刘志斌;;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J];功能材料;2010年10期 |
15 |
陈一平;;磁学和磁性材料的进展近况[J];科学通报;1960年17期 |
16 |
邓建国,王建华,贺传兰;纳米微波吸收剂研究现状与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2年05期 |
17 |
兰中文;王巍;余忠;姬海宁;;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e:YIG 磁性粉体的表征[J];材料导报;2004年07期 |
18 |
朱健民,黄石松,周舜华,马国斌;铁氧体纳米晶声化学制备和微结构HRTEM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5年01期 |
19 |
沈国柱;徐政;蔡瑞琦;;短切碳纤维-铁氧体填充的复合材料吸波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
20 |
午丽娟;沈国柱;徐政;蔡瑞琦;;铁氧体及碳纤维填充水泥基复合材料吸波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