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饱和孔隙地层中的震电效应与震电测井模拟
【摘要】:正 地震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时可引起流体相对于固体运动,这是孔隙介质特有的波动特性。影响最广的孔隙介质波动力学模型之一是Biot波动模型,该模型指出孔隙介质可以传播三种体波,即横波、快纵波、慢纵波。但是,从数学物理模型出发获得的慢纵波解答最早出现于1944年苏联科学家Frenkel关于震电效应的理论研究论文中。在孔隙地层中,由于固相骨架选择性地吸附孔隙电解质溶液中的一种离子,使原本电中性的孔隙流体中出现净剩电荷,形成双电层。地震波在孔隙地层中传播时引起含带电离子的孔隙流体流动,发生渗流的同时产生电磁场,这种现象称为震电效应(高频
|
|
|
|
1 |
李红星;刘财;陶春辉;;基于BISQ模型的各向同性孔隙介质弹性波三维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J];世界地质;2007年04期 |
2 |
崔志文;刘金霞;王春霞;王克协;;基于Biot-喷射流统一模型Maxwell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弹性波[J];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
3 |
崔志文,刘金霞,王克协;BISQ模型中岩石喷射流对井孔声导波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
4 |
韩其玉,刘仲一,王永刚;孔隙介质震电方程[J];石油物探;1997年S1期 |
5 |
关威;胡恒山;储昭坦;;声诱导电磁场的赫兹矢量表示与多极声电测井模拟[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6 |
韩其玉,刘仲一;唐氏孔隙介质波动理论修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3期 |
7 |
胡恒山,刘家琦;孔隙地层中声波诱导的电磁场测井响应模拟[J];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8 |
胡恒山;孔隙地层井壁上的声波首波及其诱导电磁场的原因[J];物理学报;2003年08期 |
9 |
胡恒山,王克协;井孔周围轴对称声电耦合波:理论(I)[J];测井技术;1999年06期 |
10 |
Q. Jiang
,J. F. Stanislav
,L. Mattar
,生如岩,刘成根;某些简化假设对不稳定数据解释的影响[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
11 |
李炳乾,尹京苑,钱家栋,段锋;含水层渗透性能变化对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2000年03期 |
12 |
李斌,李子顺,朱国同,付志方;热传导测井方法检测油气(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5年02期 |
13 |
卢应发;吴延春;杨丽平;崔玉军;;非饱和土热力学参数确定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8年07期 |
14 |
韩其玉,刘仲一,牟永光;具有封闭孔隙的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声波的反射和透射[J];石油物探;1997年S1期 |
15 |
冯增朝;赵阳升;吕兆兴;;二维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规律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
16 |
胡恒山,王克协;孔隙介质声学理论中的动态渗透率[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
17 |
徐文,卢涛,陈凤喜;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似孔隙介质”参数场判识与建立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
18 |
徐小明;陆建飞;;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格林函数及边界积分方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9 |
田迎春;马坚伟;杨慧珠;;含两种不相混流体的饱和孔隙介质的波场模拟(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1期 |
20 |
门福录;波在饱含流体的孔隙介质中的传播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