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中选方案分析

董聪  曹申  
【摘要】:Herzog de Meuron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方案设计竞赛中的突出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其近期设计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方案——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主场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设计风格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质,以为未来体育场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提供引导和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岗;走近生态建筑[J];福建建筑;2001年02期
2 钱锋;我国生态建筑实践需解决的问题[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03期
3 高峰;;高科技武装的未来生态建筑[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11期
4 万同己;;新兴的“植物生态建筑”[J];世界知识;1994年17期
5 晏钢,赵灿;开发云南的特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生态建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陈 易;我国生态建筑的现状与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王比君;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3年18期
8 白雅莹,盛盘生;浅谈别具魅力的生态建筑[J];林业科技情报;2003年03期
9 余义耕!浙江金华市;推广生态建筑好[J];建筑;1994年02期
10 刘敏;气候与生态建筑——以新疆民居为例[J];农业与技术;2002年01期
11 严建伟,王丽洁;吸收多学科思想是发展生态建筑的必由之路[J];新建筑;2003年06期
12 牟志平,解建侠,王长庆;生态建筑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3 查新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居住区设计的理论和实践[J];安徽建筑;2004年05期
14 陈海鹏;浅议生态建筑的三个技术层次[J];山西建筑;2004年21期
15 马进,童乔慧;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J];新建筑;2004年06期
16 汪维,王孝英,孙丽亨,张海青,陆善后,江燕;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技术集成体系[J];上海建材;2004年06期
17 陈启;;植物生态建筑举隅[J];环境;1995年02期
18 侯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J];四川建筑;2000年04期
19 袁镔;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J];房材与应用;2003年02期
20 郭仕群;与地域特征结合发展生态建筑[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聪;曹申;;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中选方案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迟吉斌;阮新伟;刘晓东;;2008奥运会主火炬塔钢结构安装测量技术[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薛燕;杨启涛;;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防汛安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安同富;焦红娟;;聚丙烯纤维在国家体育场工程结构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周乾;成利伟;;浅议生态建筑的几点特性[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茜;王轶男;;生态建筑[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印鹏;金磊;柳昆;彭芳乐;;国外小型地下生态建筑分析[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道增;;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9 张建周;;浅谈生态建筑[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铁军;;论生态建筑[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任飞;南极地区建筑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尹晶;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梁锐;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尚建丽;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苏昕;根特·班尼士的建筑形态构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群;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珊;欧洲“高技型”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徐宗平;香格里拉“生态建筑”模式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伟;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技术与人文精神——昆明世博社区生态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继龙;型式的技术解读——高技生态建筑解析[D];天津大学;2003年
5 张国强;生态建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许凡;徽州传统聚落生态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杜鹏;本土化的生态建筑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8 张乾;生态建筑技术的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仓力佳;生态建筑的仿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熊燕;建筑师视野中的可生长建筑材料[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芳(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地区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建筑提供诗意的居所[N];市场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陶春 罗俊锋;生态建筑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2年
3 记者 顾今;“生态建筑奖”在上海世博展馆揭晓[N];建筑时报;2010年
4 科言;什么是生态建筑[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汪敏华;满屋是阳光[N];解放日报;2003年
6 记者 吴霖 通讯员 张雁;世博轴建筑设计荣获“全球生态建筑奖”[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方达;两种典型的生态建筑[N];中国建材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杨颖 王玲;“生态建筑”展现绿色生活美好未来[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琦 实习记者 唐晓静;从理想到现实——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工程[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李俊;生态建筑让垃圾变废为宝[N];中华建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