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优化配置的改进逐步累积法
【摘要】:讨论了模态实验中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利用结构振型矩阵转置的QR分解得到传感器的初始配置,以模态置信度矩阵的最大非对角元为目标函数,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逐步累积法得到传感器的优化配置,并提出传感器的数量应根据优化结果并结合经济性来确定。
|
|
|
|
1 |
靳晓雄;刘增练;;大型推土机刀板冲击响应研究[J];建筑机械;1993年12期 |
2 |
宋彦君;;环境激励下的钢梁模态试验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6年02期 |
3 |
邓方艺;王乐勇;王晓强;陈泉;;振动条件下陀螺稳定平台漂移大的分析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01期 |
4 |
李宁;冯咬齐;岳志勇;;卫星承力筒结构的模态试验方法探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04期 |
5 |
靳荣华;孔凡平;王建民;;基于全箭模态试验的动力学数据库的方法研究[J];强度与环境;2010年05期 |
6 |
张令弥;;模态试验与分析技术的进展(一)——第二届国际模态分析学术会议[J];振动与冲击;1984年03期 |
7 |
朱礼文;一种模态试验和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85年04期 |
8 |
杨永谦;王广宁;;船体薄壁梁动力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92年02期 |
9 |
包鸿;;汽车排放分析系统与应用[J];轻型汽车技术;1997年06期 |
10 |
虎恩典,张 波,陈天宁,陈花玲;数控车床尾架箱体的自由模态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2年01期 |
11 |
凡红,徐礼华,童菊仙,鲍华;五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模态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2 |
刘菊玖,彭震宇,杨天才,刘君涛,刘朝辉;模态试验在旧桥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S1期 |
13 |
董寻虎;张晓漫;;某火箭发动机系统振动特性测试和仿真分析[J];火箭推进;2006年01期 |
14 |
徐丽;;框架结构的高阶局部模态分析与试验[J];山西建筑;2006年07期 |
15 |
杨托;翁泽宇;卢波;段京虎;袁卫华;;MGK7350数控高精度卧轴圆台平面磨床的试验模态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9年01期 |
16 |
靳晓雄;吴颖江;彭为;高吉强;单莘;;轿车白车身模态试验方法研究[J];汽车技术;2009年08期 |
17 |
韩祖舜;赵淳生;;D.J.EWINS教授——“模态试验:理论和实践”一书的著者[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6年05期 |
18 |
潘旭峰,王丹;关于模态试验激振和采样方法的研究[J];兵工学报;1994年01期 |
19 |
常山!高级工程师,尹逊民!工程师;传动齿轮箱体的振动模态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
20 |
姚英学,孙丽崴;基于动特性分析的精密仪表转子—框架结构优化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