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连接耳片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分析

黄其青  殷之平  
【摘要】:采用考虑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素法,计算分析了连接耳片含两条裂纹情况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计算曲线,进行裂纹相互影响规律的分析,计算结果可作为连接耳片损伤容限分析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连接耳片多部位损伤问题提供计算方法及分析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毅;李宏新;周柏卓;;粉末冶金材料裂纹扩展数值分析[J];航空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2 Dura Hari Bahadur;吴铁鹰;吴志功;;实心/空心杆结构的损伤容限与疲劳寿命估算(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1年02期
3 郑冠雨;王辉;;基于基本解的杂交有限元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4 马世立;于洋;刘金玉;廖小云;徐舟;;断裂力学钢筋混凝土箱梁加固中裂纹发展中的过程分析[J];河南建材;2011年05期
5 常立峰;曾学政;;崩滑体失稳破坏断裂力学分析[J];科学之友;2011年15期
6 刘明尧;柯孟龙;周祖德;谭跃刚;梁安;;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刘洪波;翟长海;谢礼立;邵永松;;腹板连接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参数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6期
8 韦尧兵;刘俭辉;王风涛;;304不锈钢紧凑拉伸裂尖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J];机械与电子;2011年07期
9 陈昭旭;杨振成;柯明贤;;异向性岩石之裂缝传播分析[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10 陈安;黄其青;殷之平;;复合材料胶接修补金属裂纹板的失效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11 龙晓鸿;张澄;张青军;金祥月;;含多裂纹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2 李兵;龚燕萍;孙长存;;QFP结构焊缝界面端的热应力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3 陈卫忠;陈培帅;王辉;;裂纹扩展过程的动态仿真技术[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4 王鹏;郭成超;;非均布移动荷载下含表面裂缝路面结构应力响应[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5 李郑琦;胡建军;陈跃良;;飞机结构多处损伤研究现状[J];强度与环境;2011年03期
16 李明田;李术才;张敦福;杨磊;邵东亮;;类岩石材料表面裂纹复合型断裂准则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7 汪亦显;曹平;陈瑜;万琳辉;黄永恒;赵延林;;膨胀性软岩水腐蚀损伤断裂力学效应实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8 秦丽晔;吴素君;赵海涛;刘颖;;航空发动机机匣损伤容限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9 谭力;黄达海;王祥峰;;基于断裂力学的混凝土坝裂缝灌浆压力计算模型[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20 程艳林;戴钰冰;;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其青;殷之平;;连接耳片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分析[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王森;王国力;曾晶晶;刘马宝;;MSD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娜;王建国;王红缨;;基于Ⅰ-Ⅲ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A];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旭龙;李显方;;载荷作用位置对功能梯度材料的裂尖处应力强度因子瞬态响应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王娜;王建国;;基于Ⅰ-Ⅲ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宏伟;马大为;王更新;王志群;;求解厚壁筒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累进积分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7 于红军;吴林志;果立成;;基于非均匀单元有限元法的功能梯度材料三维断裂行为数值分析[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8 陈益蔚;;切槽炮孔开裂载荷的确定[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邹振祝;王旭跃;冯文杰;李春雨;;界面层理论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10 王志智;陈莉;聂学州;;几种工程方法在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华东;若干先进电磁材料结构的断裂与稳定性等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闫明;蠕变—热疲劳可靠寿命预测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林荣伟;CFL加固RC梁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及寿命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枫;岩石压剪断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李其;抽油杆表面裂纹及剩余寿命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张俊清;高速列车空心车轴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景杰;含裂纹损伤船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于红军;含复杂界面非均匀材料断裂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于红军;含复杂界面非均匀材料断裂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高志文;高温超导块材在电磁力作用下的断裂特性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兵;用分域边界单元法双映射奇异元计算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朱伯靖;三维双相材料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虎;基于ESO法的含裂纹结构形状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黄锋;FRP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周立明;无网格伽辽金方法的改进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勇刚;有限弹性体表面裂纹问题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郭峰;沥青路面纵向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文伟;含裂纹铆接连接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参数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齐永华;棱角缺陷裂纹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余添朋;复合材料中夹杂角部奇异性应力数值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