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短纤维复合材料恒温时的等效应力-应变响应
【摘要】:基于自洽理论,采用等效夹杂模型和Mori-Tanaka的场平均理论讨论形状记忆合金(SMA)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等效应力-应变响应。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和几何尺寸对SMA复合材料在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响应的影响,以及对SMA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相变临界应力的影响。这些工作对于指导材料设计和应用,以及了解SMA复合材料热机械特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
|
|
|
1 |
王利江;崔凤侠;王宏伟;;Gaussian计算的理论基础[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 |
袁慧秀;窦松柏;孙胜平;朱凡;;碳纤维复合材料元件静态力学测试技术及实证研究[J];直升机技术;2009年03期 |
3 |
庄馥隆;陈达;徐东;程秀兰;;基于层层自组装纳米碳管薄膜的应变传感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0年06期 |
4 |
叶松,戴树珊;EHMO的碳—碳键长自洽计算[J];结构化学;1985年04期 |
5 |
刘异,王秀珍,黎乐民;用诱导自洽方法计算振动力常数的程序[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4年01期 |
6 |
王志伟;马来西亚欲尽快与我国合资建纸厂[J];广东印刷;1999年04期 |
7 |
陆婷;杨斌;;导电纤维纺织结构的传感性能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8 |
陈浩然,苏晓风,杨庆生,郑长良;界面对多相介质平均弹性性能和应力场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1994年03期 |
9 |
阿合买提江.买买提;;金属材料应变疲劳寿命的估算[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S2期 |
10 |
益小苏;静应力下聚合物材料对温度变化的应变响应[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1期 |
11 |
闫相祯;张立松;杨秀娟;;管道穿越地震断层管土耦合大变形壳模型的应变响应规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
12 |
金能韫;;循环形变〔245〕铜晶体的位错结构[J];电子显微学报;1984年04期 |
13 |
彭琥;;2000~2008年放射性测井技术进展述评[J];测井技术;2009年01期 |
14 |
;区党委、区政府新出台七个科技政策文件[J];广西气象;1993年03期 |
15 |
朱灵峰,范彩玲,李爱荣,张德聪;CNDO分子轨道法研究抗丝虫病药物的构效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16 |
朱灵峰,徐翠莲,吴生林,郭艳玲,袁萍,李爱荣,张德聪;共轭烃紫外光谱的CNDO/2计算[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7 |
王仁智,柯三黄,黄美纯;Al_xGa_(1-x)As虚晶近似LMTO能带的自洽计算[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8 |
宫文峰;;压缩永久变形与压缩应力松驰之比较[J];橡胶参考资料;2007年06期 |
19 |
南京大学化学系固氮组;用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分子轨道电荷、构型自洽(SCCC-LCAO-MO)法计算Fe—H键的电子结构[J];科学通报;1977年08期 |
20 |
王强,顾秉林,朱嘉麟,张孝文;Pb(Mg_(1+x)/3Nb_(2-x)/3)O_3铁电材料中有序-无序相变的理论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