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梯度理论在界面力学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应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界面问题的一些结果,基于偶应力理论和梯度塑性理论,揭示了在界面附近,尤其是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存在边界层效应。对于不同情形,给出了应力、应变的边界层渐近解。对考虑转动梯度的破坏准则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展望了本论题的研究与发展。
|
|
|
|
1 |
刘龙飞,戴兰宏,杨国伟;SiC_P颗粒增强金属基6151Al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尺寸效应[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
2 |
王刚锋,冯西桥,余寿文;纳米晶体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与界面效应[J];科学通报;2002年14期 |
3 |
黎明,温诗铸;纳米压痕技术理论基础[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4 |
文洁,黄克智,黄永刚;多孔材料剪切局部化中的尺寸效应[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
5 |
孙亮;王珺;韩平畴;;单根聚己内酯电纺亚微米纤维的动力学特性分析[J];高分子学报;2009年06期 |
6 |
孙亮;王珺;韩平畴;;基于AFM的PCL纳米纤维动力学实验和尺寸效应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
7 |
王忠昶;栾茂田;杨庆;;关于非线性非局部应变梯度模型的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8 |
张保善;控制横向变形的混凝土柱的性质[J];洛阳大学学报(自科版);1995年04期 |
9 |
;摩擦磨损物理的若干问题[J];物理学报;1959年03期 |
10 |
魏悦广,朱晨,武晓雷;表层纳米化铝合金材料的微尺度力学行为[J];中国科学G辑;2003年05期 |
11 |
陈恩普;苏肇乾;傅杰;王惠;王迪;;Ni基高温合金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Mg挥发动力学[J];金属学报;1984年01期 |
12 |
杨秉宪,叶林;确定复合材料对称层板层间应力的边界层近似计算法[J];机械强度;1994年01期 |
13 |
杨友麒;;沸腾传热研究的近况[J];科学通报;1963年07期 |
14 |
冯永平;邓明香;张庚;;周期复合材料压电问题的双尺度数值模拟[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1期 |
15 |
彭立华
,李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演变过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6 |
潘新祥,徐久军,严立;多层表面膜在滑动接触时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1998年04期 |
17 |
刘龙飞,戴兰宏,凌中,杨国伟;冲击剪切载荷下SiC_P/6151Al复合材料变形局部化及增强颗粒尺寸效应[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
18 |
张坪;;烧蚀中聚合物的分解过程[J];纤维复合材料;1985年03期 |
19 |
张晓敏;彭向和;张培源;;温度梯度介质的偶应力理论——多相固体混合物的热失配[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3期 |
20 |
崔宏伟;徐凯宇;;高阶梯度对纳米纤维应变分布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