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法评价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液体外发酵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液体外发酵的影响。[方法]采用瘤胃液体外发酵产气法,以不添加纳豆芽孢杆菌为对照,动态观测基础日粮中纳豆芽孢杆菌添加量分别为1.5×10~8/g(处理Ⅰ)和7.5×10~8/g(处理Ⅱ)对瘤胃液体外发酵产气量、pH值、NH_3-N和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Ⅱ与对照相比,产气量提高了11.89%(P0.05),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NH_3-N质量浓度提高了16.07%(P0.05),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提高10.43%,50.35%和20.70%(P0.05);处理Ⅰ除了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外,其他各指标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豆芽孢杆菌培养物在基础日粮中的添加量为7.5×108/g时能促进瘤胃液对饲料底物的降解代谢。
|
|
|
|
1 |
林雪彦,王中华,谢幼梅,高秀华,李福昌;体外发酵试验中莫能菌素溶剂及其适宜浓度筛选的研究[J];草食家畜;1999年04期 |
2 |
陈勇;张慧玲;姜艳美;杨开伦;贺三刚;潘榕;罗靖;雒秋江;;多山梨醇酯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活力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
3 |
周为琴,赵健亚,郭玉华,赵国琦;不同粗精比底物对体外发酵pH值和发酵产物VFA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4 |
严宏祥;匡伟;吴敏;王春梅;赵国琦;;β-胡萝卜素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6年22期 |
5 |
张乃峰,王中华,李兵,高秀华;邻菲咯啉浓度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3年04期 |
6 |
梁建光;罗绪刚;刁其玉;;用体外瘤胃发酵法评价不同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瘤胃稳定性[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
7 |
戈婷婷;瞿明仁;;日粮中不同水平甘露寡糖对锦江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0年20期 |
8 |
唐海翠;庞学东;庄苏;王恬;;高精料条件下酵母培养物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
9 |
刘海涛;张爱忠;孙海洲;卢德勋;;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
10 |
李婉;张爱忠;姜宁;耿忠诚;;不同精料水平对绒山羊体外发酵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
11 |
王丽娟;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高精料条件下酵母培养物与延胡索酸二钠组合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0年07期 |
12 |
甘洁;李科云;;不同氮肥及施用水平对桂牧一号体外发酵NH_3-N和VFA浓度的影响[J];湖南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
13 |
付钓钧;赵瑞艳;王长平;朱德全;李海静;张利;吕晓桐;;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不同配比大豆荚与稻草混合粉产气量研究[J];饲料工业;2011年03期 |
14 |
付钓钧;赵瑞艳;;利用绵羊瘤胃微生物建立人工瘤胃体外发酵低粗饲料试验[J];饲料与畜牧;2011年04期 |
15 |
张吉鹍;刘建新;;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评定玉米秸秆添补苜蓿的组合效应[J];中国畜牧杂志;2007年21期 |
16 |
杨玉芬,卢德勋,许梓荣,汪以真,刘建新,乔建国;猪日粮中一些原料纤维品质评价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7 |
薛红枫;闫贵龙;孟庆翔;;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组分体外发酵动态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7年09期 |
18 |
薛红枫;任丽萍;孟庆翔;;不同玉米秸秆类型碳水化合物组分体外发酵动态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09期 |
19 |
汤少勋,姜海林,周传社,谭支良;不同牧草品种对体外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年03期 |
20 |
俞晓辉;王潇;姚文;施学仕;朱伟云;;饲喂发酵豆粕仔猪粪样对仔猪日粮体外发酵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