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战争的发展需要激光雷达有更高的测距能力,国外针对这些已经展开了研究并有工程应用。以此为背景进行了提高激光雷达测距能力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测距能力因素,针对目前现状,研制了一个多脉冲体制的激光雷达系统,并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1 |
陶小红;胡以华;雷武虎;蔡晓春;;经验模式分解用于激光雷达大气回波处理[J];激光技术;2008年06期 |
2 |
马宗峰;张春熹;胡姝玲;高爽;;用EDFA提高激光雷达的信噪比[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4期 |
3 |
陶小红;胡以华;赵楠翔;雷武虎;;1.5μm激光雷达相干探测CO_2与风场系统设计与仿真(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8年01期 |
4 |
伯广宇;刘博;钟志庆;周军;;基于回波信号仿真的瑞利-喇曼-米激光雷达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9期 |
5 |
张宇,唐勐,陈锺贤,吴杰,孙秀冬,苏建忠,刘锋,崔玉平;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6期 |
6 |
万福;马锐;蔡敏;;一种脉冲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自适应处理[J];雷达与对抗;2010年01期 |
7 |
申利平;李昌春;尹申燕;;采用脉冲积累方式提高防撞雷达测距性能[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8 |
夏桂芬;赵保军;韩月秋;;三脉冲激光雷达的目标检测[J];光电工程;2006年03期 |
9 |
姚进斌;王明军;吴振森;黄朝军;王云强;;空间探测激光距离多普勒雷达系统原理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4期 |
10 |
薛国刚,孙东松,杨昭;直接探测激光雷达模型及其性能模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年03期 |
11 |
孙志慧;邓甲昊;王昌;;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线阵探测模式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1年04期 |
12 |
谭锟;影响激光雷达测量精度的因素探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5年05期 |
13 |
冯帅;蒋立辉;熊兴隆;沈法华;闫朴;;后向散射式激光雷达能见度探测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9年12期 |
14 |
姚金良;严惠民;张秀达;姜燕冰;;一种应用图像配准叠加提高成像激光雷达测距精度的方法[J];中国激光;2010年06期 |
15 |
黎莲春;敖发良;;瑞利激光雷达探测中层大气密度和温度[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6 |
董进武;;机载激光雷达的背景辐射抑制技术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9年07期 |
17 |
赵继广;张晓永;张智诠;;LFMCW激光雷达测量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
18 |
傅世芳;张军平;;激光雷达捕获跟踪可靠性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J];火控雷达技术;1992年01期 |
19 |
毛国安;相干式CO_2激光雷达角跟踪系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03期 |
20 |
N.Savage
,顾聚兴;激光雷达传感器观察森林和树木[J];红外;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