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牧草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草田轮作的初探
【摘要】: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平原区粮食作物、牧草及经济作物轮作对土壤养分状况、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并对各轮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有显著作用。大豆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较大,但对有效磷、有效钾的影响不如玉米,而马铃薯、烟草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则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多,容易造成土壤养分单项缺失,不宜连作。此外,豆科牧草草木樨生物产量均优于其他供试作物。"粮食-牧草-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草田轮作是提高东北平原区土壤肥力,获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
|
|
|
1 |
青山;;草田轮作技术[J];致富之友;2001年02期 |
2 |
威子;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 草田轮作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03年11期 |
3 |
刘建平,李彩之,梁新民;草田轮作、种草养畜效应研究[J];云南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
4 |
刘成龙;王静;郭亚男;;草田轮作粮食增产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年06期 |
5 |
杨中艺,辛国荣,岳朝阳,陈三有,梁正芝,陆正怀,张育英,罗汝根,蓝文标;“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应用效益初探(案例研究)[J];草业科学;1997年06期 |
6 |
龙伟;周珺;陈勇;牛燕芬;陈功;;云南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2007年02期 |
7 |
甘宁;旱农区草田轮作的模式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10期 |
8 |
赵全利,高二俊;草田轮作及带状间作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1992年06期 |
9 |
张书慧;马成林;李伟;徐岩;;变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影响的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
10 |
胡宗达;叶充;胡庭兴;;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
11 |
许庆方;;小黑麦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08年04期 |
12 |
汪健;魏嵬;毕庆文;赵书军;郭立;苏兆俊;王豹祥;徐祥玉;;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13 |
孙磊;;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
14 |
魏俊梅;张栋海;李克福;彭延;;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重茬1号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1年04期 |
15 |
蒋增;韩晓日;杨劲峰;张昕欣;赖鸿雁;;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6 |
牛富荣;徐炳成;段东平;徐伟洲;;水肥条件对达乌里胡枝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1年04期 |
17 |
王功堂;;宁夏甜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中国甜菜糖业;1990年06期 |
18 |
刘经荣;沈润平;张德远;周卫;;水稻土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效应(之六)——施肥对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9 |
王晖;丁伟;许自成;石俊雄;张长云;;贵州烟区紫色土与其它土壤类型养分特点的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
20 |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