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熊全沫;同工酶电泳数据的分析及其在种群遗传上的应用[J];遗传;1986年01期 |
2 |
韩婧;;微卫星技术与应用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3 |
韩家波;赫崇波;王效敏;王强;马志强;周遵春;王丕烈;;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苏氨酸和脯氨酸及控制区部分序列分析[J];水产科学;2007年02期 |
4 |
徐念;史方;熊美华;阙延福;杨钟;朱滨;胡菊香;常剑波;;三峡库区长鳍吻鮈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2期 |
5 |
高枫,鲍毅新;社鼠肥满度的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6 |
张美文;王勇;李波;黄璜;;洞庭湖区社鼠脏器重量的比较[J];动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
7 |
朱滨,常剑波;微卫星DNA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J];水生生物学报;1999年06期 |
8 |
鲍毅新,诸葛阳;金华北山啮齿类的生态研究[J];兽类学报;1987年04期 |
9 |
Tonya R. MIXSON ,Quentin Q. FANG,D. Kelly McLAIN,James H. ,OLIVER, Jr;利用ITS1和Cyt b位点的DNA单链空间构型多样性研究黑脚硬蜱的种群结构(英文)[J];动物学报;2004年02期 |
10 |
沈良良;鲍毅新;张旭;魏德重;刘军;;千岛湖社鼠巢区面积的季节与性别差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1 |
薛钦昭,SheilaStiles,张福绥,相建海;海湾扇贝不同种群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基因位点的遗传结构与性状[J];海洋与湖沼;1999年04期 |
12 |
张民照,康乐;飞蝗总DNA的抽提及其RAPD分析条件的摸索[J];动物学研究;2001年01期 |
13 |
罗泽珣,范志勤;川西林区社鼠与白腹鼠种间差异的探讨[J];动物学报;1965年03期 |
14 |
王淯,胡锦矗,谌利民;社鼠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15 |
;社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报;1998年01期 |
16 |
杜卫国,鲍毅新;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报;2000年03期 |
17 |
刘涛;李操;廖文波;胡锦矗;;四川南充城区鼠型小兽空间生态位分析[J];四川动物;2008年04期 |
18 |
张子郁,赵铭山;社鼠一新亚种——闹牛社鼠[J];动物学报;1984年01期 |
19 |
田秋元;同功酶电泳在种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1994年S1期 |
20 |
高枫,鲍毅新;舟山岛与金华北山社鼠肥满度的比较与分析[J];兽类学报;1995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