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成树,黄勃,樊美珍,李增智;球孢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与孢子萌发行为的关系[J];森林病虫通讯;1998年03期 |
2 |
王滨;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马尾松毛虫天敌昆虫群落调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3 |
范弘达,李运帷,金得森,伊可儿,陈仙景;白僵菌优良菌株的自然筛选[J];福建林业科技;1991年02期 |
4 |
黄大庆,姚剑;球孢白僵菌菌株产孢量及其与毒力关系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5 |
宋漳;江英成;叶斌;郭文硕;;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6 |
唐晓庆,李增智;球孢白僵菌胞外蛋白酶产生水平及其与毒力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7 |
胡景江,樊美珍;球孢白僵菌胞外蛋白酶与其毒力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8 |
王成树,樊美珍,李增智;球孢白僵菌标准菌株的筛选及毒力效价的评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9 |
刘丽洁;;球孢白僵菌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2011年05期 |
10 |
赵锦年,陈爱芬;被害树干植入具球孢白僵菌的麦麸颗粒饲料防治松墨天牛[J];河北林业科技;1994年04期 |
11 |
丁德贵,李增智,樊美珍,杜永部;不同酯酶型球孢白僵菌株系及相同酯酶型株系经寄主转移后毒力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2 |
梁成杰,赵玲,黄金义,蒙美琼,杨秀好,李吉钧;航空喷洒设备及监测技术的研究 Ⅲ.喷撒设备防治马尾松毛虫[J];林业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
13 |
靳磊;贺月林;刘红;王震;;紫外诱变选育球孢白僵菌高产菌株[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
14 |
翟锦彬,黄秀梨;球孢白僵菌对棉铃虫细胞防御反应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15 |
张丽坤,李国勋,文景芝,姜英;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Coleoptera: Melolonthidae)的侵染效果[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6 |
刘霆;段玉玺;陈立杰;马希斌;;球孢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植物幼苗的影响研究[J];种子;2006年09期 |
17 |
Sibani Sankar GHATAK;Md. Wasim REZA;;球孢白僵菌对油桐尺蛾的生物效力(英文)[J];昆虫学报;2007年09期 |
18 |
袁盛勇;孔琼;王丽波;李正跃;陈斌;肖春;;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19 |
余素红;曾明森;吴光远;;球孢白僵菌的研究应用与展望[J];茶叶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
20 |
袁盛勇;张宏瑞;孔琼;李正跃;骆弟乾;王学丽;董丽玲;;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的致病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