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氏钝绥螨抗亚胺硫磷-杀虫双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摘要】:用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抗亚胺硫磷品系作材料筛选抗亚胺硫磷一杀虫双品系,先用群选法,处理浓度为400ppm到2600ppm。后用单选法纯化,稳定抗性。经抗性水平测定,抗性种群对杀虫双的LC_(50)达2735ppm,比敏感型的(316.5ppm)提高8.55倍,为大田常用浓度的5倍多。两品系的LD-P线基本平行,说明已稳定纯化。遗传分析表明,正交(S(?)×R(?))与应交(R(?)×S(?))F_1代雌成螨的LC_(50)分别为2065ppm和1920ppm,为敏感型的6.45倍和6倍,显性度(D)值达0.738和0.669,说明此抗性品系对杀虫双的抗性因子为近乎完全显性的半显性。正、反交F_1代雄成螨的LC_(50)分别为1345ppm和365ppm,再次证实尼氏钝绥螨中的拟单倍性现象。F_1自交后代F_2代抗性分析及F_1雌成螨与敏感型雄成螨的回交后代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抗性品系对杀虫双的抗性可能由多基因控制。
|
|
|
|
1 |
郅军锐,郭振中,熊继文;尼氏钝绥螨非叶螨食性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1年03期 |
2 |
邓振华,李应民;尼氏钝绥螨人工饲养和散放实验简报[J];昆虫学报;1983年02期 |
3 |
郅军锐;柑桔始叶蟥及其重要天敌尼氏钝绥螨消长规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7年03期 |
4 |
郅军锐,郭振中,熊继文;温度对尼氏钝绥螨实验种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2年03期 |
5 |
陈文龙,何继龙,马恩沛,沈允昌;应用尼氏钝绥螨防治大棚草莓上硃砂叶螨的研究初报[J];昆虫天敌;1994年02期 |
6 |
黄明度,熊锦君,杜桐源;尼氏钝绥螨抗亚胺硫磷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J];昆虫学报;1987年02期 |
7 |
魏厚德;尼氏钝绥螨对桔全爪螨捕食作用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8年07期 |
8 |
王朝海;柑桔叶螨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9 |
陈文龙,顾振芳,孙兴全,王慧;尼氏钝绥螨的室内繁殖及其对二斑叶螨捕食作用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0 |
胡展育;郅军锐;熊继文;;尼氏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
11 |
郅军锐,郭振中,熊继文;尼氏钝绥螨对柑桔始叶螨捕食作用研究[J];昆虫知识;1994年01期 |
12 |
张良武,曹爱华;应用赤眼蜂蛹人工饲养尼氏钝绥螨的研究初报[J];中国生物防治;1993年01期 |
13 |
杜桐源;熊锦君;田肇东;;尼氏钝绥螨抗有机磷赣州种群的遗传分析[J];昆虫天敌;1993年01期 |
14 |
熊锦君;杜桐源;谭炳林;田肇东;黄明庹;;新型机油乳剂对尼氏钝绥螨和柑桔的毒性试验[J];昆虫天敌;1992年02期 |
15 |
姜井泉;;桔全爪螨与尼氏钝绥螨种间关系的数量化研究[J];昆虫天敌;1993年02期 |
16 |
程罗根,陈之浩,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抗性的生化遗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钟八莲;;保护利用尼氏钝绥螨综合治理桔全爪螨的研究[J];江西植保;1992年04期 |
18 |
程罗根,李凤良,陈之浩,王荫长;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与艾氏剂环氧化活性[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9 |
李鸿筠;刘映红;刘浩强;姚廷山;雷慧德;;高温对尼氏钝绥螨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9年S1期 |
20 |
魏召勇,黄讯;母液再结晶生产杀虫单原粉[J];企业技术开发;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