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阿谢尔期线团菊石属(Agathiceras)的三层壳壁
【摘要】:正线团菊石虽然首现于晚石炭世的卡西莫夫期,却是二叠纪开阔海菊石中出现频繁和个体数量最多的菊石属之一。针对古生代菊石壳壁的研究不多,而专门涉及线团菊石壳层者,据笔者所知,还属阙如。当前研究华南二叠纪菊石的过程中,有比较多的阿谢尔期的线团菊石标本,认为代表一种前人未曾提及过的具有插入的二级纵旋纹的新种。在Agathiceras的18枚标本中有三枚个体较大,代表成年期、保存体室的个体。登记号为NIGP 88988
|
|
|
|
1 |
许德佑;;贵州之中三叠纪菊石化石[J];地质论评;1944年Z3期 |
2 |
马文;;亿万年前鲨鱼吃菊石[J];科学大观园;2011年12期 |
3 |
魏沐潮
,蔡开基
,林文球;外乌克曼菊石(Epiwocklumeria)的二新种[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
4 |
穆恩之,文世宣,王义刚,章炳高,尹集祥;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峯地区的地层[J];中国科学A辑;1973年01期 |
5 |
周祖仁,朱德寿,李富玉,胡耀华;华南二叠纪茅口期的边缘海域及菊石群[J];古生物学报;1995年05期 |
6 |
何国雄,王予卯;广西西北部拉丁期菊石群[J];古生物学报;1997年03期 |
7 |
朱利东,丁梅华,刘华夏;湖北大冶沙田下三叠统菊石、双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8 |
胡剑庭;;河源出土菊石化石群[J];大自然;1999年02期 |
9 |
B.B.德鲁西
,邹介正;下白恶纪菊石生前受伤的贝殻[J];古生物学报;1954年03期 |
10 |
朱伟元;甘肃北山海相二叠系及古生物群基本特征[J];甘肃地质学报;1983年00期 |
11 |
Jens LEHMANN,Ines WENDLER,Jens WENDLER,Helmut WILLEMS,Xiumian HU;藏南定日剖面晚白垩世菊石和叠瓦蛤类的首次发现:生物地层和古环境意义(英文)[J];地学前缘;2005年02期 |
12 |
肖世禄;新疆柯坪地区早二叠世早期菊石的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1989年04期 |
13 |
王小娟;生命演进寓言 现在流行“运动”[J];科学大众(小学版);2004年Z1期 |
14 |
;海丰锡矿勘探队在海丰一带发现菊石[J];地质论评;1959年01期 |
15 |
穆恩之
,尹集祥
,文世宣
,王义刚
,章炳高;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J];地质科学;1973年01期 |
16 |
盛金章
,陈楚震
,王义刚
,芮琳
,廖卓庭
,江纳言;南京近郊的“Otoceras”层及二叠系和三叠系界线[J];地层学杂志;1982年01期 |
17 |
本刊编辑部;悼念赵金科主编[J];地层学杂志;1987年03期 |
18 |
張席禔;;介紹古生物志“广西西部下三迭紀菊石化石”[J];科学通报;1960年07期 |
19 |
张子雄;周歧平;;滇西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中发现菊石[J];地质通报;1982年01期 |
20 |
赵金科;广西二叠纪几种菊石及其意义[J];古生物学报;195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