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福生,彭花明,潘家永,杜杨松,刘林清,罗能辉,饶明辉,王正其;浙江江山寒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J];地层学杂志;2003年04期 |
2 |
刘文均;湘南泥盆系碳酸盐岩中氧、碳同位素组成特点[J];地球化学;1987年03期 |
3 |
邵龙义;桂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地层学意义[J];沉积学报;1999年01期 |
4 |
夏新宇,王先彬,陈江峰,葛宁洁;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流体包裹体成分及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9年04期 |
5 |
邓文峰,韦刚健,李献华;不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在线分析[J];地球化学;2005年05期 |
6 |
李浮萍;文志刚;唐友军;李士祥;陈丹;;渤中凹陷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异常的成因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
7 |
陈振宏;宋岩;秦胜飞;;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4期 |
8 |
李玲;陈践发;徐立恒;马广宇;;普光气田天然气组分特征及其碳同位素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4期 |
9 |
付修根;王剑;汪正江;何江林;;藏北羌塘盆地胜利河油页岩干酪根特征及碳同位素指示意义[J];地球学报;2009年05期 |
10 |
曾庆辉;;混源气的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6期 |
11 |
丁喜桂;叶思源;王吉松;;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2期 |
12 |
Aymon Baud
,冯庆来;碳同位素在二叠—三叠系界线上对集群绝灭和沉积事件的反应[J];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03期 |
13 |
邵龙义,沈树忠,张鹏飞,窦建伟;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1997年04期 |
14 |
张林晔,李钜源,李祥臣,单梅,王新洲,王铁冠,黄第藩;某些现代生物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研究[J];科学通报;1998年22期 |
15 |
郑建京,吉利明,孟仟祥;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J];沉积学报;1999年S1期 |
16 |
陈践发,徐永昌,黄第藩;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J];沉积学报;2001年01期 |
17 |
龚一鸣,李保华,吴诒;广西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碳同位素与分子地层对比研究[J];地学前缘;2002年03期 |
18 |
陈孟晋,胡国艺;流体包裹体中气体碳同位素测定新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4期 |
19 |
把立强,李广友;模拟气碳同位素在线分析技术[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S1期 |
20 |
杨剑,易发成,钱壮志;黔北黑色岩系干酪根特征与碳同位素指示意义[J];矿物岩石;2005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