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二叠世具喷口构造的四射珊瑚
【摘要】:正喷口构造指隔壁边缘部分由多列紧密叠覆的庙宇状小鳞板,某些种类的小鳞板之间由许多发育不完全的短羽榍形成的短靶或脊刺联结。喷口构造的形态大致可分为两类:①层片状喷口鳞板,是在近体壁的边缘区形成的一系列不连续相叠的层片,可能是由鳞板向外强烈反卷而在横切面出现的一种型式。②在近体壁的隔壁基部发育喷口鳞板,或位于隔壁两侧,或截断隔壁。一些泡沫带发育的类型中,泡沫带的局部也可见小鳞板紧密叠覆现象。
|
|
|
|
1 |
郑灼官;;贵州西部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J];古生物学报;1981年02期 |
2 |
孙阜生;;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晚二叠世安加拉植物地理区的内部划分[J];古生物学报;1989年06期 |
3 |
陈其奭,朱德寿;晚二叠世种籽化石—新属种的发掘与建立[J];浙江地质;1994年02期 |
4 |
郝维城;贵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介形虫动物群的演变[J];地质论评;1994年01期 |
5 |
沈建伟,杨万容;湘西武陵源晚二叠世长兴期珊瑚礁[J];科学通报;1995年16期 |
6 |
程政武,姬书安;中国晚二叠世原始恐头兽类化石一新属种——甘肃玉门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系列报道之二[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6年02期 |
7 |
余汶,朱祥根;晚二叠世非海相腹足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J];古生物学报;1990年01期 |
8 |
杨钟健;;河南济源一新晚二叠世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9年02期 |
9 |
廖卓庭;;广西合山晚二叠世腕足类的两个新属[J];古生物学报;1982年06期 |
10 |
王立亭;贵州西部晚二叠世长兴期腕足类群落[J];贵州地质;1988年01期 |
11 |
李锦玲,程政武;波罗蜥类(bolosaurs)在中国上二叠统的发现──甘肃玉门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系列报道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年01期 |
12 |
高克勤;;山西柳林的锯齿龙类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年03期 |
13 |
李锦玲;中国最原始的低等四足类动物群[J];中国科学D辑;2000年03期 |
14 |
朱怀诚,欧阳舒,高峰,姜尧发;天津张贵庄晚二叠世孢粉植物群[J];古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
15 |
牛志军,曾波夫,卜建军,王建雄;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发现Gallowayinella■类动物群[J];地质通报;2002年11期 |
16 |
朱同兴;张启跃;董瀚;王玉净;于远山;冯心涛;;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J];地质通报;2006年12期 |
17 |
杨逢清,高勇群;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J];现代地质;2000年03期 |
18 |
吴望始;石轴珊瑚Axolithophyllum的一个畸形种[J];古生物学报;1985年02期 |
19 |
曾学鲁,高金汉;西秦岭中、晚二叠世生物群更替事件[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20 |
沙金庚,张遴信,罗辉,徐珊红,鲍惠铭;论可可西里晚古生代裂谷的消亡时代[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2年02期 |
|